前两年,坚持每晚快走一小时,沿着操场走十多圈,体重是轻了,但睡眠质量变差了,梦多易醒,体质也没见变好。仔细一想可能是晚上运动过量,神经兴奋导致难以入眠,于是暂停锻炼。可身材日益圆润,心里发慌,于是每晚走半小时,绕小区两圈,奇怪的是,逢走必睡不好,后来又减少到一圈,却每次都像魔咒一样灵验,躺在床上清醒无比……前晚到太湖边散步,来回走了个把小时,却意外地睡得很好,于是又开始琢磨:大概是不能转圈吧?那就以后沿直线走……
正感迷惘之际,读到南怀谨先生的文章《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自己的心魔在作崇。很多时候,为了增添景致(使生活质量更好),我们会有意无意种些芭蕉,可下雨时又嫌潇潇声太嘈杂(实际本人很喜欢雨打芭蕉的声音)……其实,很多事情,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结果往往取决于我们怎样去看待那些事物或人,你觉得是美好的,TA就会报之以美,觉得是丑的或阴暗的,就会收获丑陋。心里装满阳光,世界不会黑暗。
虽然“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的哲学故事被指很唯心,不科学,虽然意识决定不了物质,但意识能影响物质的存在方式,有影响,就能改变结果,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思自己,究竟种下过多少芭蕉?有多少事因自己的潜意识而改变,有多少烦恼因局促的心胸而生?
很喜欢林语堂的这段话: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一样。如此理解人生,我们就会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
以前,在失意落寞时,我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以后不会再问,因为很清楚,大多数人都是渺小的动物,我的人生对这个世界来说毫无意义,唯有给亲朋好友带来快乐、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轻松愉悦,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如此,便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