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
本书中令我动容的其中一点就是哈桑的单纯与善良、忠诚与坚强,他把阿米尔当做最重要的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他为先,完全都不会为自己考虑,这样忠心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遇到须珍惜,但是他命途多舛,一生都没有与亲生父亲与兄长相认,好在他的养父对他视如己出,对他呵护备至,这才使得他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儿。
本人觉得本书对于罪与救赎的讲解要甚于东野的《虚无的十字架》,本书中,阿米尔多年来背负着对哈桑的愧疚,是因为阿米尔的软弱使得哈桑小小年纪经受了痛苦,但是那时的阿米尔也还小,心智还没有成熟,这才有了后来的救赎之路;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弟弟,由于哈桑是私生子,所以身份一直都没有公之于众,使得哈桑经受了很多的苦难,阿米尔的父亲事后也非常的后悔,他自我救赎的方法就是,竭尽全力帮助有需要的人,所以在人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而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阿米尔是人们熟知的儿子,但是由于他对自我罪孽的厌烦,常常将怒气施加于阿米尔,导致阿米尔小时候与父亲相处的不是特别的融洽,而哈桑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儿子,他只能默默的关心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阿米尔对哈桑的嫉妒。
文中的总结很好,阿米尔的父亲“是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阿米尔是有名分的一半,社会承认的、合法的一半,不知不觉充当了父亲疚恨的化身,哈桑是爸爸的另一半,没有名分、没有特权的一半,继承了爸爸身上纯洁高贵品质的一半。”
很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读一本书了,写的很好,对于人性的解剖很真实,人嘛,就是因为不完美而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不完美就放纵自己的不完美,而应在不完美的路上重新找到一条走向完美的路。正如文章转折处写到“这里,有你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愿正在阅读的你,在好人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灿烂千阳》
两代女人的时代悲歌
《群山回唱》
“他们告诉我,我必然要走入水里,很快就将沉没。出发之前,我把它留在岸上,给你。我恳求你找到它,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