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学校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对常规工作的管理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但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却一直没有多大起色。一直在检查评价,为什么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检查的结果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检查完打打分进行考核评价就算完成任务了。二是在检查评价的同时,盯住问题的整改不放,直到整改到位。很明显,第一种情形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第二种情形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改进。那检查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就是改进。如果检查仅仅是为了评价考核,检查就会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被检查者因为做的不好被扣了分,就会产生抵错的心理,而不去关注改正错误本身。如果检查是为了改进,那么就会抓住每次、每天发现的问题不放,整改不彻底不罢休,才会促进整体工作的提升。因此,检查结果在用于评价的同时,必须关注问题的改进。(2017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