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教材:《包身工》

芦柴棒背后是整个包身工的制度,而包身工背后又是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差异。研究悲剧的原因时,会发现有很多问题,但是学生可以做到的是看见,即使她只有一个芦柴棒的名字,也要学会去看见去尊重。推荐阅读汪曾祺的《捡烂纸的老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在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在日本开办的纱厂里,那里有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女,十五六岁花一般的年...
    安安悠然阅读 4,233评论 2 3
  • 文学史上的夏衍更多的是以其戏剧、电影创作而被后人所熟知的。这一方面看出了电影和戏剧文学创作更加强大的社会辐射面,也...
    天光云影好丹青阅读 11,092评论 0 3
  • 包身工的剪影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
    魅瞳_e4f6阅读 5,104评论 0 1
  • 教室外,冬雨夹杂着雪花,纷乱而冷寂。 我和学生正在夏衍先生的《包身工》的文字里,感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包身工一天...
    平语平言阅读 2,761评论 2 2
  • 教室外,冬雨夹杂着雪花,纷乱而冷寂。 我和学生正在夏衍先生的《包身工》的文字里,感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包身工一天...
    平语平言阅读 3,06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