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们一块儿讨论情绪,其中说到了情绪宣泄。
情绪宣泄,也称宣泄,指排解或释放紧张情绪的过程,亦作“宣洩”。此种紧张与抑制冲突、记忆或观念有关,常伴有对痛苦经历的回忆。宣泄是自我保护和护养的有效措施。
情绪宣泄的作用,朋友们有不同的意见。
有朋友说在书里看到:“类似于打枕头这种没有破坏性的发泄,基于的理论是经过激烈的宣泄后,情绪可以倒空。但昨晚我看的这本书里认为,靠宣泄疏导情绪,不管方式健康与否,都会留下负面后果。比如下一次情绪反应会增强等。我感觉还挺有道理的[偷笑]。”
有朋友回应:“第1个想法是,那样岂不是宣泄室就没用处了?第2个想法是,情绪是一种能量,宣泄完了人就舒服了。但情绪非常爱自己,它会控制着人体以产生和维持自己的方式再次组织起来。第3个想法是,接纳情绪的产生。有情绪说明我们是活着的。”
我结合所学,谈一下所知道的情绪宣泄,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精神分析的观点——情绪宣泄到现在为止,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还保留着。跟随李鸣老师学习精神分析,已经第2个年头,学习也到了治疗的阶段。在《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这本内部资料里(这本书由于作者的意外去世,没能正式出版,但在李鸣老师看来,作为精神分析治疗阶段,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理论指南),比较简单的介绍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的发展:从弗洛伊德最初接触催眠,第1次在催眠中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宣泄可以缓解症状,看到了情绪宣泄在治疗中的作用。后来又尝试清醒状态下的暗示,开始应用解释和重构的技巧,触达令人被压抑的记忆。再到后来自由联想技术的应用,病人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很少受外界的干扰,使自由联想技术成为了精神分析治疗中与病人进行沟通的独特的方法。与此同时,还结合解释,自由联想和解释成为现代精神分析主要的技术。尽管如此,精神分析治疗并没有抛弃情感宣泄。
二是格式塔心理治疗技术:它强调情感宣泄,但并不只强调情绪宣泄,从系统观出发,与其他技术进行配合,完成对来访者的治疗。皮尔斯也是著名的精神分析治疗师,后来他转向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咨询技术。在未完成事件的路径里面,情感宣泄占了重要的位置。治疗中,治疗师发现来访者的未完成事件,引导他进入其中的具体情节,详细描述细节,充分表达。这里的充分表达,是三位一体的——包括情绪、语言和行为。来访者诉说事件过程中未表达、不敢表达、或未充分表达的想法、情绪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得到软化,随后与对象充分接触,继续表达,从而不带条件的得到补偿和滋养,促使来访者心智与身体成长,最后通过回看,重新评价并赋予意义。在这个过程里,来访者完成了他生命中没有完成的事件,得到完形,心理得到了疗愈与成长。
三是人本主义的观点:共情情绪,其实就是允许情绪的自然流淌,你哭,你伤心,我看到,我理解,我陪着你,这也是一种允许情绪的宣泄。在这里,有着对情绪的深刻理解,知道情绪背后的含义和需求。
由此可见,如果仅仅是情绪宣泄,而没有其他的技术配合,情绪也只是暂时的溜走,它只是暂时让位,并没有真正的处理,也许还会放大那份情绪呢,那份情绪迟早还会回来。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情绪后的那份需要、愿望,同时得到满足,才是真正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