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禾一
责编 / 姝婷
主编 / 宁宁
本该吃奶的年纪,却上了战场!
我的一位佛系好友当妈了,本来岁月静好的她,对待孩子的教育去从“无世无争”变成了
“斗战胜佛”,给孩子学完舞蹈学画画,学完画画学英语,连跆拳道都没落下....
她说:“我也没办法,别的孩子都在学,我不能让我闺女输在起跑线上。”
看着比我还忙碌的孩子,不禁感慨:现在的小孩,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去年,一篇《牛蛙之殇》算是把这份焦灼说透了:上海一位68岁的退休老教授,在过去的三年中都在为外孙能挤进上海四大民办小学而拼搏奋斗。这四大民办小学,就像“上海滩时期的四大家族,处于金字塔顶端,是所有家庭挤破头的地方。”
为了进名校,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准备。可不幸的是,孩子因为长期承受过大心理压力,患上了小儿抽动症,经常出现不自主地挤眉弄眼、耸肩等症状。
在全面焦虑的年代里,我最心疼的,不是凌晨三点加班的大人,而是还在吃奶的年纪就被推上战场的孩子。我们太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铆足了劲儿带着他飞奔,却忘记了孩子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生公布了一项让人痛心的调查结果: 每五个中学生里,就有一个曾经考虑过自杀,比例高达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其中,导致孩子们“不想活”的最大原因竟然是压力。
北大的星一博士说:“面临中考,父母的高期望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恐惧,足以让孩子的心理压力无限增大。” 昆明初二的一个小姑娘就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心理负担过大而服毒自杀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的育儿焦虑对于孩子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帕皮博士指出焦虑的父母会使孩子也变得同样焦虑;焦虑的父母往往会有强烈的控制欲,想要帮孩子安排好一切,害怕他们失败,这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选择和探索新领域的勇气。
现实和研究都在强烈地提醒我们:成功取代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的用力过猛,可能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直接倒下。
中国家长焦虑的背后,是什么?
中国已然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最贵的地区之一,可是中国的父母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为什么他们拼命工作,不惜牺牲休息和健康也要把家庭大量的开支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难道只是为了把孩子逼疯?
这背后,其实是大多数普通的家庭,对于阶层固化的担忧。
一位北京的高考状元说:“如今中国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属于中产家庭的孩子,而且还生在大城市,所以教育资源上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决定了我能比农村孩子走很多捷径……”
农村娃娃愁,城市娃娃同样如履薄冰。如上文提到的老教授所言:“像我们这样家庭,第三代能否成才,决定着我们这一辈或者我女婿女儿这一辈,我们所奋斗来的社会地位与资源阶层,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资源的悬殊是事实,可在艰辛世道打拼的父母,还是攥着教育这一根救命稻草不肯松手,因为这几乎是唯一看得见的翻身之路。
除了现实的原因之外,内心的虚荣和攀比,让父母们输不起。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写道:“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焦虑...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让自己焦虑的攀比对象。”
中国式攀比往往不来自阶级,而来自街坊邻居,以及街坊邻居家的小孩。
父母自己没能完成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继而将目光投向孩子,巴不得他能杀出一条血路。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道,这其实是父母将“我必须全能或完美的婴儿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你必须全能或完美”。
很多孩子都成了《致青春》里的陈孝正,悲哀地说道:“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
这不可承受之重,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比焦虑更可怕的,是焦虑导致的愚蠢教育
最近,61岁的陈美玲带着一套和中国式教育完全不同的方式,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她曾是红极一时的女歌星,却隐退了三十多年,攻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博士,还把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
提到教育的心得,她给出的建议,例如不要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不要制定每天的时刻表、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等,让不少中国的家长表示惊讶。
她的教育方式,或许不能被中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家庭照抄全般,但确实让我们反思:
花钱多,就等于好的教育了吗?
钱确实可以买来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有很多对孩子至关重要的助力因素是钱买不到的,例如陪伴。
考上名牌大学,就等于教育成功了吗?
去年清华大学处分了11名违纪的学生,其中包括:无故离校、婚外情、虐待女友、偷窥异性上卫生间等。这些家长眼中的“别人家孩子”让人沉思,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健全阿。
父母不过度焦虑,就等于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了吗?
智慧的父母不会把焦虑简单粗暴地传递给孩子,而是会通过自我成长,去超越焦虑,并且专研教育的方法,因材施教地引导。
焦虑并不可怕,某种程度上来说,为孩子操心,是父母的宿命。但别因为焦虑,而变成了盲目愚蠢的父母。其实,与其砸很多钱,从外部灌输,不如升级自身的教育理念,由内而外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育中有一个“第一性原理”,那就是:每个人都生而好学,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来到这个世界,教育的目的其实是帮助孩子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