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科克’施奈德、奥拉‘克鲁格
导言
1、如果一个内向孤僻的人试图通过服用百优解使自己变得善于交际,那么,存在主义治疗师很可能会询问此人,她改变的主观意义是什么。
2、“积极”对那个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种持久的、增值的、带来情绪和身体上愉悦的改变?还是意味着一种应急的、实用的、容易接受的改变?这种改变的结果又是什么——更加简单但缺少反思的生活?还是“易于管理”却令人乏味的生活?对于此,存在主义治疗师并不提供直接的答案,但是他们帮助人们去处理这些问题。
3、站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来访者这个人,而且还有她的生命;她对生存的愿望和对死亡的意识,她对联结的渴望和对拒绝的害怕,她对改变的愿望和对未知的恐惧。
4、从存在主义治疗的立场来看,是谁或什么导致了改变——比如,是药物、逻辑辩论、同辈群体,还是他或她自己——至关重要;但是,改变是如何持续的这个问题也非常关键。
5、存在-人本主义治疗是欧洲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哲学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6、成见之一是存在-人本主义的实践是曲高和寡的哲学形式,仅仅与文化精英有关。另一个成见是存在-人本主义实践是高度个人主义的,不能有效地促进人们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一个臆断和误解,存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犹如行云流水,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历史
1、存在式的人本主义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认识和成为自己的过程。
2、存在式的人本主义是具有美国特色的混合物,它结合了存在主义对人类限制性的重视和人本主义对人类可能性的强调。
3、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包含了三条价值观念:自由(在人类限制的条件下成长),责任(对成长的结果做出行动或回应)。从另一个角度说,当代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强调:1)一个人在限制的条件下选择成长为谁的“全身心”的能力;2)去觉察那些选择之意义的全身心的能力;3)去行动或表达所做选择的全身心的能力。所谓全身心,即认知的-情感的-动觉的。
4、存在-人本主义方法的关键是它对全身心的相遇的强调。
当代取向:演变至今
1、深度治疗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四个基本的立场或情境,它们分别是1)培养治疗性在场;2)通过斗争激活在场;3)对阻抗或防御的处理;4)意义和敬畏的结合。
治疗目标
1、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的目标是“让来访者自由”。自由,可以理解为在生命的自然限制与自我限定之下做选择的能力。生命的自然限制,指的是那些与生俱来的限制,如出身、遗传、寿命等以及生命中的现实--通常指“存在既定”---如死亡、分离和不确定。自我限制,指的是人类为自己划定的界限,比如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
2、成长或对周遭环境所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虽没有那么明确,但可能是更为根本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一般与外在的、身体的决策相联系,而成长的自由则与内在的、认知的和情绪的状态相联系。
承认自由的有限性
1、梅定义了四种定数,或者说是在我们掌控之外的四种“既定”:天宇定数、基因定数、文化定数和随机定数。天宇定数是指自然的限制;基因定数意味着生理的倾向(比如寿命、气质);文化定数主张先验的社会模式(比如语言、与生俱来的权利);随机定数是关于突发的情况(比如,燃油泄漏、临时解雇)。简言之,我们所拥有的巨大的可能性之后紧紧跟随着这些破碎的脆弱性。
整合自由与限制
1、通过与我们被束缚的方式之相遇,反而会发现通往自由的通道。
2、对存在主义的理论者来说,经验的模式包括了四个基本纬度:即时的、动觉的、情感的和深刻的或广袤的。
核心关注:当下
1、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家没有深究个体的驱力和特定行为模式,而是采取了更大的视角,在个人与存在相关联的背景下理解这些驱力和行为
在场的培养
1、主体间的在场,开始于“我们是”而摒弃了“我以为”。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对他人在场,那么真诚的相遇便会发生。
2、尽管,精神分析导向的理论家在探究疾患的病因时,倾向于关注孤立的家庭或心理因素,但是,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家则关注那些更根本的因素,如对生命无垠的体验,对消殒之前的恐惧,或者,相反,关注来访者在生命无垠中的奋发,与死亡之谜所作的斗争。
3、尽管谈论能够帮助来访者接受具体的事件,比如被虐待的记忆,但是体验性的觉察可以帮助来访者接受其生命的状态,比如共鸣与超越某个事件的解脱感。
4、创伤的最深根源不能够简单地通过谈论或解释来消除,它们必须被再发现、感觉和经受。
四个核心目标
1、帮助来访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变得更在场
2、帮助来访者体验他们如何既调动又阻碍自己更丰富地在场
3、帮助他们对自己建构的当前生活承担责任
4、帮助他们在外在生活中选择或实现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的基础是直面而非逃避那些存在既定(如有限性、不确定和焦虑?)
重要概念
1、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假设,一个人的人格并非先天形成,而是由生活经验不断促成
2、生活经验是一个人形成或创造自我感的基础
3、自然不是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就像一条河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持续流动。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存在可被理解为一个创造和改变的过程。
亚隆
1、亚隆是另一位看重“我和你”关系的存在主义治疗师。亚隆相信只有在安全和亲密的治疗关系环境中,来访者才会改变和成长。
2、对亚隆来说,与来访者建立亲密的治疗关系是一个中心任务,因为“关系本身将成为改变的动因“。
临床评估:在场的能力
1、来访者的个人内在和人际关系在场的能力,是存在-人本主义评估的主要工具
治疗过程
1、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师努力与来访者在“他们所在的地方”相遇,并且也努力帮助那些来访者实现其全部的潜能,去“拥有”或赢得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生活。
2、典型的存在-人本主义治疗是亲密的(例如,信任建立)、长程的(3-5年)、密集的(例如,一周一次或两次),那些愿意内省的、情绪宽容度高和乐于探索自我的来访者,可能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帮助
3、自由的难度及其强度,是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师开展治疗的关键
培养治疗在场:在场作为基础
1、能够忍受不确定性是进入这个行业的首要条件
在场的培养和激活:在场作为方法和目标
1、如果一个来访者表现出孩子似的态度和行为,并把治疗师当做父母,治疗师一般不会对此做出解释。相反,他们会谨慎和尊敬地认同来访者在当下呈现的主体和关系的行为,比如,说“此刻你的声音是如此的柔弱和稚嫩”或“你似乎在寻求我的建议”——实际上,这相当于给来访者举起了一面镜子。治疗师这么多的目的不是要去解释或说明什么,而是要培养来访者动觉性体验的能力,体验他们与自己以及与治疗师(“外部世界的替代物”)的关系,并且还培养他们表达出来的能力。
2、在存在-人本主义治疗中,培养和激活来访者的在场有两种基本模式或入口——个人内在和人际关系
培养和激活个人内在在场
1、倾听、引导、教导和要求
2、对大多数存在-人本主义实践情境来说,还是倾听和引导对加深、扩展和巩固来访者的实质性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3、一旦来访者能够“看清”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他们创造出的障碍,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克服那些障碍的力量或资源,他们就能够得到根本性的疗愈。
4、他们努力去显现的部分和努力阻抗、反对、阻碍显现的部分。
培养和激活人际关系在场
1、存在-人本主义所说的相遇假定,每一个人会把他或她的存在方式、与自己以及他人的关系带进治疗室中。总的来说,存在-人本主义的相遇遵循以下三条标准1)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真实的、当下的人际关系(其中可以包含由过去而来的投射,但主要是来访者在当前的体验而非遥远的回忆,这两者的差异,就如同报告的事件与“现场”材料之间的差异)2)未来以及人际关系中潜在的内容(严格地反对以过去以及完成的脚本为重心)3)尽其所能去实践或体验相关的事件。
与阻抗(防御)的相遇
1、“你的陈述对你来说似乎有很多的意义。你能进入自己的内心,并探索更多的意义吗?让你的心放松下来,你可以说任何想说的话。”
2、在遇到来访者的阻抗时,还有几则说明必须牢记在心。第一,治疗师可能会对阻抗产生误解,从存在-人本主义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治疗师不要草率地对阻抗进行归因,而需要辨别出与阻抗相关的背景。第二,从存在-人本主义观点来看,尊重来访者的阻抗也非常重要。最后,防止过早地挑战来访者的阻抗也非常重要,以免这样的挑战加剧了而不是缓解来访者的防御。
3、处理阻抗有两个基本的形式:活现和面质。活现阻抗是让来访者意识到他们是如何阻碍或限制了自己。特别地,活现有三个基本的功能1)它使来访者意识到他们的防御世界(例如,他们的自我结构和世界结构)2)它告知来访者那些防御世界带来的结果3)它真实反映了来访者想要克服防御世界的对抗力。活现阻抗有两个基本的途径——注解和标注。注解是告知来访者关于阻抗的最初体验。比如说:“在你感到很烦恼时,你突然变得安静。”“说起你的伤痛时,你却在笑。”“我们只是谈起你跟我在一起时的焦虑,你却突然转移话题。”“我感到你马上抑制住了你的愤怒。”标注提醒来访者注意他们阻抗的反复发生。“我们又停在这里了,在同一个痛苦的地方”“每次你注意到快要成功了,你又变成老样子,跟自己过不去”“你总是坚持对别人的愧疚”“再次感到无助是什么感觉?”它含蓄地嘱咐来访者为他们的自我结构负责,并去重访他们改变的能力。重访是一个关键的治疗纬度。
4、对有些来访者来说,自我接纳意味着让她“顺其自然”——在这个案例里她表现得非常倔强
5、活现阻抗还有一种形式是描绘。描绘可以鼓励来访者对他们阻抗的幻想性后果进行探索。
6、面质是活现的一种直接的、扩大的形式。然而,面质不是提醒而是警醒来访者注意他们自毁式的庇护。第一,面质不是培育而是急切要求。面质可能引起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争吵或强烈的斗争,而不是加深或促进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把握。第二,面质可能会致使来访者放弃决策的权力,把其交给治疗师,并连对自己生命的决策权力也一起放弃了。第三,面质可能会让来访者疏远——不仅仅是远离治疗师,而且还远离了整个治疗。
7、面质需要仔细地、有技巧地鼓励来访者去改变,还有同样重要的是要由衷地欣赏这些鼓励产生的结果。
8、我们发现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师选择退后一步的时候,来访者也会倾向于放松和撤退。这个动力结构非常有意义,因为,实际上它是要求来访者一头扎进他们原本设计好准备一生去避免的某种命运。然而这样攻守的方式会让来访者感到他们有一定的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能够以自己觉得安全的方式来改变,这样,他们经常会更加柔韧地、灵活地并且喜欢做出改变。
9、活现(注解和标注)阻抗是提醒来访者关于自我创造的困境,面质阻抗是警醒来访者关于自我创造的困境。谨慎也是包含一定信息的,并最终会促成更完满、更深入的状态。
意义、意向性和敬畏的结合
1、征服阻抗是展现意义的预备,展现意义是新生的开端。
2、意向性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全部的存在、全部的投入以及全部的优先感,但是,意向性还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优先,它是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
3、说到敬畏培养,我们指的是来访者重建他们体验其全部生命的能力,体验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最彰显的欲望,并重新恢复他们做选择的能力。
4、在某些来访者身上,敬畏也表现为一种崭新的能力——体验我们生命周围的神秘或“未知”的能力。这种能力经常被体验为活跃的、深刻的或释放的。
主要改变机制的总结
1、培养在场的四个基本的作用:1)它让来访者与他们的伤痛(例如阻碍、恐惧和焦虑)得到重新联结 2)它促进了来访者的能动经验和责任承担 3)它促使来访者把握住改变或超越伤痛的机会 4)它建构了亲密和安全的治疗关系,这个关系本身会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和改变
2、内在觉察协助来访者去提案过去、现在或未来的问题,而不是解释或演示它们。
3、存在-人本主义治疗中提供的解释,是为了促进深度的体验,而不是强化分析的技巧。在这种意义上,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的解释倾向于以镜像反映的形式,反应和扩大来访者的矛盾冲突。
4、存在-人本主义治疗有四个重要的目标:1)帮助来访者对它们自己和他人更加在场 2)帮助他们体验那些调动和阻碍他们获得更丰富在场的方式 3)帮助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现状负起责任 4)帮助他们在外在生活中选择或实现更加宽阔的道路。
案例
1、“对你来说,生活是什么?它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2、“我无法告诉你,但是,你愿意去认同什么呢?”
3、我认为并不一定非要凸显出不同种族背景个体之间的种族差异:关键是双方是否能够对彼此开放而不管特定的冲突。
4、接纳给了马尔科姆一种感觉,无论他成功(或者不成功),他都是好的,成功并不是唯一的目标,那种“存在”或者他给成功带来的在场,使得一切变得不同。
支持治疗效果的研究
1、存在主义的理论观点更加吸引那些哲学和艺术导向的临床医生,这些人对临床实践和叙事更感兴趣,而不喜欢实验程序或实验设计
2、当存在主义治疗师、理论家尝试去开展研究时,他们会发现面临一系列理论上、实践上以及政治上的障碍。
3、存在主义实践的三个重要变量:治疗关系、治疗师的在场或人格,来访者自我治愈的活力
前景和挑战
1、我们真心想要强调的是,人们若是带着觉察、聚焦以及热情,一个重要的改变就会在心理治疗中上演。
总结
1、来访者中心疗法在目标上与存在-人本主义比较接近——它们共享着人本主义哲学——但是它缺乏强度,特别是在个人内在和人际关系斗争的领域
2、像亚隆一样,弗里德曼也强调“以相遇为基础的治愈”是治疗的关键因素
3、最近的研究表明,对积极的治疗结果起到首要作用的,是个人内在和人际关系因素而不是治疗技术。
4、培养和激活治疗在场(在场作为背景),通过斗争培养和激活治疗在场(在场作为方法和目标),与妨碍治疗斗争的阻抗相遇,联结由斗争而至的意义、意向性和生命唤醒敬畏)。
激活真实
1、激活真实是帮助来访者进入明显存在的有价值的内容或可能引起激烈反应的内容
2、激活真实的特征:1)话题关注,“你所担心的是什么?”“此刻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你此刻身处何地?”2)个人关注,鼓励“我”的陈述或以第一人陈述,对在特定时刻真正重要的内容保持在场,或给一个具体的事例3)话题扩展,询问或者邀请“你能够告诉我更多吗?”“让这个感觉多停留一会儿”“试着放慢节奏”4)注意过程,与给予内容同样多的或更多的注意,比如注意来访者的说话方式或者它们抱持自己的动前的/动觉的方式,他们的声音起伏和呼吸节奏,注意过程/内容之间的不一致,比如“我听到你在说严肃的事情,但是你在笑。”5)具身冥想,或者对身体知觉的具体注意,经常会邀请来访者把他们的手放在某些地方,比如紧张的地方或者他们感到阻碍的地方,接下来是邀请来访者与之前提到的区域进行任何的感觉/知觉或形象的联结 6)人际相遇,或者对在治疗关系中可能引起激烈反应的主题予以注意,对这些主题的过程维度予以注意,追寻和探索与那些维度产生联结的内容,并且因此而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探索。
活现和面质阻抗(防御)
1、活现阻抗,是提醒来访者他们如何阻碍了明显存在的有价值的事实。
2、阻抗工作是举起一面镜子,照出来访者的另一面,这一面仔尝试保持他或者她自己在过去常用但已衰弱的模式。
重新发现意义和敬畏
1、与生命、存在或者神秘的创造性所形成的新关系,其典型特征是敬畏——对生命充满谦逊、惊奇、战栗和焦虑。
“典型的”长程存在治疗中的改变阶段
第一阶段,典型的在场:焦虑
1、目标:形成亲密的治疗关系,帮助来访者行成“我是”的体验,也就是说,“我意识到我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我愿意对我拥有的生活负责”。
2、问题:1)在没有安全感和保障的情况下,来访者将不能敞开他或者她自己2)来访者的自我感往往是压抑的,这又导致了他们压缩的和破碎的自我感
3、过程:治疗师在深度的在场和共情中与来访者相遇,聚焦于他们个人内在和人际关系的动力系统——注意来访者的存在及关系的具体方式,比如她或者他的姿势、声音、行为和预设。其意图有两个方面:1)创造一个安全和亲密的治疗关系2)说明那些当下即时的却未被注意的内容。治疗师可以用梦也可以用口述的隐喻,进一步帮助来访者促进这个过程。
4、结果:来访者经验着一个有限制的个人自由:“我能选择如何成长”。
第二阶段,典型的在场:意愿
1、目标:发现更深层次的“我是”(意向性)来产生真实和持久的改变
2、问题:“我是”经验是改变的先决条件。来访者一时到她或者他的意向性,通常来说,对于以下情况的发生必需的——即,“我理解我持续地创造着我的自我和我的世界之意义,我基于这些意义之上做出选择,并做出相应的行动,因此,我是我自己”。
3、过程:此时的相遇主要被聚焦于说明更深层次的主观经验,为此目的,经常会用到梦的分析和探究过程。此时的焦点是移除干扰来访者愿望、希望和行动能力的障碍。
4、结果:来访者对她或者他的意向性会有更多的意识。
第三阶段,典型的在场:创造力(来访者经验着扩展的自我和人际关系的在场)
1、目标:完成渐进的、创造性参与的任务
2、问题:扩展的意识和扩展的自我感仅仅是一个两部分过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涉及在这个世界上创造性地参与活动
3、过程“治疗师支持、培养和培育来访者崭新的自我实现的态度、行为和行动,与来访者一起从个人内在和人际关系角度,聚焦于阻碍实现潜能的限制或障碍
4、结果:扩展的意识,扩展的自我感和自我实现体验。
案例
1、在我们治疗结束的时候,她告诉我,我对她帮助最多的是,她知道我总是相信她。她是对的——我一直相信她。(在场,你-我关系的持续在场,无条件关注、接纳的结果)
2、治疗的最后一个阶段,或者说第三阶段,特征是出现了大量的创造性。
3、在第二阶段,焦虑经常被愿望所取代
4、emir技术,我建议她看待自己的记忆,就像她在一列火车上,它们是向后飘去的风景,我是这样说的:”看着它们过去,就像在列车上看风景,你与我一起在这里是安全的。
关键术语表
1、敬畏:一种谦逊、好奇和关于生活的“更丰富的画面”
2、来访者的斗争:指的是来访者内部的斗争,想要努力浮现的那个部分于努力阻抗或阻碍浮现的那个部分之间的斗争
3、承诺:一个人所选择的生活,就应该是对他真正重要的,值得他全部的投入。
4、培养在场:意图是治疗相遇中阐释来访者的自我结构和世界结构
5、培养敬畏:一种治疗目标,其特征是来访者能够重新体验自己生命的完整性——不仅是彰显的欲望,还有最深层的恐惧——和他们能够重新做选择的能力
6、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强调自由的、经验的(或全身心的)反思和责任(或对一个人自由和反思的回应能力),本书中所描述的存在-人本主义治疗,泛指美国版的存在主义治疗,它与其他的人本主义取向的治疗虽有重叠,但是特别强调斗争、谨慎和深度。
7、自由与命运:指的是在自然和自我强加的生命限制(命运)下做选择的能力(自由)
8、个人内在在场:个人的内在世界,内心或者主体
9、在场:在自己面前或陪伴自己或在另一个人面前或陪伴另一个人的能力,在场被认为既有可获取性又有可表达性。
10、治疗相遇:存在-人本主义相遇认为,来访者如何与治疗师建立关系,他或她即是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