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虚无
读《务虚笔记》
从《午餐半小时》开始,我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史铁生。那时候,我还仅仅是一名小学生。再到后来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再到《务虚笔记》,人生不同时期始终没有中断与史铁生文字的联系。深沉、宁静、质朴、平和、智慧的风格深深吸引着我,而其中,《务虚笔记》无疑是我最喜欢的。
我们常人无从体会史铁生所受病痛的诸般折磨,却能强烈感受到他是在用生命写作。真的不知道上苍对他是厚爱还是苛刻,对于一个自称“职业生病、业余写作”的作家,因为疾病的限制选择了写作,而写作使他的思想不断升华,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拥有生活的智慧,得以超越肉体的痛苦。我经常慨叹,也许只有史铁生,才能写出这部作品。
作为半自传式的小说,《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用心灵写作的代表作。对虚无问题,如命运、爱情、过去、现在、未来的哲学式思考,对死亡、残疾、爱情、叛徒、童年、梦想等一系列人生问题探索与疑惑以及看法,是这部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与普通的小说不同,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甚至人物没有具体名字,只简单地以字母代替。史铁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讲述故事,而是把故事作为一种载体,来表达他的哲学思考。它所讲述的,是当下趋利时代中看起来没有实际作用的虚无问题。在浮躁的忙碌中,我们可以暂时忽略它们的存在,但却不能长时间的回避。这些务虚的问题,正是决定我们精神是否幸福的根本所在。
尽管小说的哲学意味很浓,但读来没有枯燥乏味之感,原因在于语言的纯净优美。“如果这舞台的灯光照亮着你,如果我们相距得足够近,你的影像映入我的眼帘,这就叫做:现实。如果这舞台的灯光照亮过你,当我回来你的影像已经飘离,如果你的影像已经飘进茫茫宇宙。这就叫做:过去。……如果现实已成过去,如果过去永远现实,一个伤痕累累的欲念在没有地点的时间中或在抹杀了时间的地点上,如果追上了一个飘离的影像那就是:梦。”类似的文字比比皆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把作者的哲学思考表达出来,清新、纯净、脱俗而又易于理解,使整部作品有很好的节奏感。史铁生独特的坎坷经历,和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炼成俯拾皆是的如珠妙语。
这本书最适合夜读。把白日里的压力和焦虑暂时抛在一边,跟随史铁生的文字,让大脑作一次务虚之旅。在务实的时代中,为自己保留一个“阅读之夜”,与心灵对话,重新审视过去、现在、未来,寻找自己的幸福密码。一种久违的精神深度愉悦,会重回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