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可能比较冷门的小知识吧。
“攻壳机动队”中的“壳”,很多人会念“ké”,实际上呢,官方读法是读“qiào”。官方的解释是,大的物体读qiào,小的物体读ké,比如地壳qiào和贝壳ké。
---------------------------------------
言归正传,今天主要想聊一下《攻壳机动队》这部片的艺术风格(壳)和情感化设计(魂)。
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可以看到这组海报用高楼林立的都市、层层叠叠的广告牌渲染出了一种阴冷低迷的氛围,这种反乌托邦的背景设置,其实就是赛博朋克的一大特点。
说到赛博朋克,还有一个跟它相似的词--蒸汽朋克。
这两个朋克,都是属于科幻分类里两种不同的类型。简单来说,蒸汽朋克描述的是过去,是历史;而赛博朋克描述的是未来的科幻。
在对待科幻的态度上,这两者是完全对立的。
蒸汽朋克这个概念萌发于十九世纪,那个时期工业革命造就了科技飞跃,引起同时期人们对蒸汽机科技未来发展的幻想。
所以蒸汽朋克一般是以工业革命诞生的蒸汽机为灵感,架构一个蒸汽机高度发展的世界,蒸汽机的利用到达极致,比如会出现蒸汽驱动的飞行器和机器人、蒸汽电脑等,在服饰风格上,以维多利亚时期流行服饰为主,铜制护目镜一类的仿古装饰物。
说到比较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吉卜力工作室似乎很偏爱蒸汽朋克风格。无论是《红猪》中的飞行器,天空之城中的巨大机器人以及飞行岛屿,再到哈尔以某种力量驱动的巨大堡垒。都充斥着浓烈的蒸汽味道。
而赛博朋克则相反,更多是源自人类对于科技的恐惧,也就是对于科学发展未知性的恐惧。
攻壳机动队是赛博朋克包裹下的一部作品。
相对原始的赛博朋克风格比较受科幻迷们的追捧,也最能体现赛博朋克题材对于未来的思考与反思,但同时,由于本身自带了一种悲观压抑的情绪还会制造剧情矛盾,在商业和创作方面都不友好,所以主流电影已经很少运用到。
先看一个典型的赛博朋克外景。
可以看到,赛博朋克风格几乎透不进阳光,它压抑、阴暗、潮湿、还带着一点肮脏。
赛博朋克对于阳光的使用十分排斥,它的环境光几乎都来自人造光源,比如夜晚充斥着各色霓虹灯的外景和密不透光的内部环境;即使在出现白天外景的时候,也几乎全部是是看不见太阳的阴天或者是雨天。这种对光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赛博朋克风格阴冷的氛围。
从来源上分析,这种光的用法来源于赛博朋克预设的典型环境。也就是香港九龙寨城里贫民窟一般的建筑,还有这些建筑营造出来的错落感十足的场景。
然而,出于同样的原因,阴暗的氛围以及对于混凝土丛林和寨城意象的依赖,导致原始的赛博朋克风格的场景显得日益风格化,但也与当代对科技感的认知日益脱节,人们想象中的未来并不是这样的。这也是这个视觉流派在面向主流群体的大银幕上日益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部片的可贵就在于保留了这些视觉元素的同时,进行了一些十分聪明的处理,让它们更符合当代审美。
《攻壳机动队》在这方面做出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尝试,来冲淡这种距离感。
一是扩大了全息投影以及霓虹灯这种有色光源的面积,同时使用了很多类似粉色和青色这种明度更高的颜色(这也是近些年很多设计领域中的流行颜色),来取代传统的红蓝,在许多场景中提升了整体的亮度。
电影海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张是育碧公司的概念设计师的插画作品-育碧公司是个挺厉害的游戏公司,做刺客信条这个游戏的。这张图就是把色彩发挥到极致,同时带有很强的赛博朋克风。
第二个尝试是电影结合剧情运用了不少Glitch Art(故障艺术)元素来提升整体的时髦度。这种设计风格,仿佛自带“滋啦滋啦”的电流音效... 它并不是即兴发挥而成的,它也有着自己的历史,跟一波很粉它的追随者。
故障艺术顾名思义,在最初的时候就是由于设备的不稳定而导致的画面产生故障效果。这种错误的图形,由于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开始被艺术家所接受,经过美化与处理之后。就形成了现在的故障艺术。
它是近10年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被我们爸妈那辈的人看到,内心OS应该是:这什么鬼东西??但一旦接受故障艺术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是非常鲜明的,它能够很快的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科技的冲击感。这也正符合了《攻壳机动队》的电影定位。
不过这样鲜明的艺术风格会给人一种“不实用”的错觉,而且有的图看多了还有一些恶心跟反胃…但不能否认故障艺术在艺术界跟设计界占有一席之地。
故障艺术在《攻壳机动队》上映之后,一定会掀起一阵小热潮!为了不落于潮流之后,让我们赶紧来分析一下。怎么才能让设计具有故障艺术的“滋啦滋啦”感!
原则1.颜色一定要绚
毕竟是显像故障之后的效果,所以一定要跟家里那台老电视一样,偏色到辣眼睛。这样才是故障艺术该有的样子。
原则2.纵向横向的线条感
用液化工具可以达到速成的效果,左滑右滑就能有纵横的线条感了。
原则3:切割毁脸派
虽然这个说法听上去毛骨悚然,但不得不说在波普、蒸汽波、故障艺术里面都会喜欢对人体或雕像的躯干进行切割,并且着重对脸部进行艺术处理。
当然如果想要速成故障艺术,也不是没有办法的。App的话,你在 App Store 搜 Glitch 一般可以搜到一大堆的。不过也有线上速成的方式,比如这个网站:https://www.airtightinteractive.com/
随便拖拽一张图片进去,就能够生成出故障艺术的效果:
但是我感觉还是不如用app来的效果好,我之前下了一个应用,用家里的猫来试了一下,给大家欣赏一下:
荷兰女艺术家Rosa Menkman算是glitch art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出过一本书,叫做《The Glitch Moment(um) 》。
她还做了一个网站,主要搜集和评论全球的glitch art,网址在此:http://rosa-menkman.blogspot.ae/,网站就很glitch:
前面说的只是这部电影从视觉层面上重新带起的两个视觉表现形式,其实它还有更深一些的东西可以挖掘。
再看一下这部电影的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简单粗暴的直译出来就是“在壳里的灵魂”。这个“壳”在我们这个年代,可以指手机、手机里的app、AlphaGO、电脑等,而在未来,就有可能指代为我们服务的各种机器,各种AI系统。而ghost就是我们在设计这些载体的同时为它赋予的丰富的情感。
其实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些壳里,注入我们人类的情感,当我们谈及体验的时候,一直在强调情感化设计,因为我们人本身就是情感动物,回溯历史,从图灵机到电脑,从PDA到智能手机,孤独的人类在试图创造便捷的工具的同时,从来未曾放弃制造更加聪慧的伙伴。 我们希望app能像人一样和我们交互,能够模拟现实世界的微交互和动效,期望app更加“有人样”。所以我们的UX技术都是以人的角度作为出发点,以“鲜活”“生动”作为设计的方向。
举一个例子,chatbot也就是聊天机器人,它跟vr、ar一样这几年成为了大热的互联网新宠,现实生活中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大概是Siri了,也许在普通用户眼里,Siri 还不够“成功”,但是它的实际功用和潜在价值让各大科技公司、创业团队都眼热。Facebook、Google、亚马逊等公司都有在深入的多领域推动chatbot这一项目。
而电影《Her》中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OS1 则给出了一个更加值得学习的案例。
主人公Theodore是一位信件撰写人,心思细腻而深邃,能写出最感人肺腑的信件。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OS1,她不仅提供各种助手服务,如清理磁盘、处理邮件、安排日程甚至泡杯咖啡,还能成为闺蜜、女朋友,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提供专属的亲密感。
当OS1化身 Chatbot 同 Theodore 聊天的时候,展现出了一个Chatbot 应有的素质:
·使用友善而包容的语言同人交流
·使用令人喜爱、熟悉、有安全感的声线来沟通(配音是斯嘉丽·约翰逊),更容易获得信任
·当用户开始调戏Chatbot 的时候,不要无礼,巧妙地回应。
chatbot应有的素质:
·结合用户的背景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反馈
·为用户提供统一、一致的形象,让他们感受到一个立体的角色。
而OS1的完善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声优和内容上。Theodore 身为信件撰写人,平日感情细腻;OS1 使用了女性化的嗓音,图形界面上采用了简约而优雅的动效,色调则是温暖的橙色,这些属性同 Theodore 本身的气质相得益彰。
不仅是聊天机器人需要这样投入感情反馈感情,在做任何设计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每一个用户都是饱含情感的个体,该如何最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消除冰冷的机器感,是我们一直要去思考的问题,情感化的目的就是当人使用产品时,由此带来的体验成为戳中你内心的温柔一刀,像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一段台词:“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每个城镇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