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寄托,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它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创新、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民族文化特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知行合一,实践求真”实践队7月16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大成社区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贡献了力量。社区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共同维护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首先,实践队员带领社区成员一起体验了剪纸艺术。剪纸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剪纸艺术逐渐被人们忽视。为了让社区居民重新认识和感受剪纸的魅力,在本次活动中特别设置了剪纸环节。在活动现场还邀请了资深的剪纸老师,实践队员首先为居民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剪纸作品,从简单的花鸟图案到复杂的人物故事,每一幅都让人惊叹不已。
随后,实践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需精心准备工具和材料,包括锋利的剪刀、刻刀、色彩丰富且质地各异的纸张,以及用于绘图的铅笔和橡皮。随后耐心地为居民们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从如何折纸、如何下剪,到如何剪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然后纷纷拿起剪刀和红纸,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剪纸。
接着实践队员带领着孩子们学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实践队员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了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现代的各种书体,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书法的千年演变。接着,实践队员拿起一支毛笔,向孩子们展示如何正确握笔,并且耐心地纠正着每个孩子的握笔姿势。实践队员亲自提笔,蘸墨挥毫,一笔一划尽显书法的魅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书法的故事。孩子们围在四周,全神贯注地观看,不时发出惊叹声。
讲解笔画时,实践队员在纸上写下一个个简单的汉字,边写边进行细心的讲解,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跟着模仿。并且在讲解过程中,实践队员不断鼓励孩子们积极提问,对于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随后,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书法初体验。从握笔姿势到笔画顺序,实践队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认真地学。虽然他们的笔触还略显稚嫩,但那专注的神情和认真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书法的热爱。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家长们也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认为这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书法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最后,实践队员在现场举办了诗词接龙和诗词填空等互动游戏,通过小奖品激发了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入生动的故事,讲述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诗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带领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经典诗词,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的诗句如同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在孩子们的心中奏响。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带领着社区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世界,让心灵得到滋养和抚慰,同时传统文化进社区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如仁爱、诚信、友善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