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洞察系列:本系列旨在以个体及群体为背景,通过对个体的洞察,而产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思考,进而或形成商业上的灵感。由于个体的局限性,仅能反映部分群体情况。欢迎有不同体察之处与我探讨~
好久没有发朋友圈了。
最近因为公司集体放年假(不要羡慕哈~),就和姐姐、妈妈周边游了一趟。其中,姐姐一直积极地在发朋友圈,而自己却屡屡起了念头又屡屡放在手机,姐姐嗔我道:“不愿分享。”我在犹豫中却在想,为什么会对分享这么犹豫?
由于缺少数据,我只能从自我观察上去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朋友圈在我的经历中存在三个阶段,一日多次分享——关闭朋友圈——间或性发圈。由多到少再到谨慎,是由分享的欲望、被打扰的烦恼和渴望连接的因素共同影响,只是成分多少发生了变化。而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项:
原因一:朋友圈里的朋友网络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不是“单向度的人”,正如《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所说,我们其实在不同的社交环境里是有不同的状态、人设的。随着朋友们在线上变成的一个整体,管理就变得困难起来。我们分组则会增加时间、精力,不分组则会影响在不同局部环境下的人设管理。在疲于作为社畜的当下,刻意维护就变得异常费力。
原因二:微商的大量入驻。
随着互联网和个人手持设备的普及,平台的概念开始出现,继而电商、自媒体的形式开始泛滥。微信在成为衣食住行承载体的同时,也变成了商业文明争抢之地。当一个朋友做了微商,你还可以兼顾一下他的“生活分享”和“商业推销”,可是当一群朋友做了微商之后,你就很难沙里淘金般的去关注大家的生活动态了。有时候为了避免“不关注朋友”的尴尬,关掉朋友圈就成了一个选择。
原因三:大家越来越不喜欢“点赞”,少了很多激励因素。
这对产品经理或许是一个很难把握的点。在阶段一的大量分享背景下,自己会变得尤为关注朋友们的评价或点赞,进而大量增加了打开朋友圈、关注朋友圈的时间,对自己日常的时间管理造成了冲击。经常一气之下就会关掉朋友圈。而现在大家越来越少点赞和评论之后,又缺乏了发圈的成就感。
而在形式变化之外,还有一些深层内容在动态平衡的相应调整:
虽然不发或少发了,仍然会习惯性的刷朋友圈,看看有什么更新的内容。现在的我们虽然降低了表达欲,但是却越来越关注和以前的同学、朋友维持不远的连接。工作以后的时间流逝感变得强起来,我们既一刻不停地向前走,又持续怀念回忆中加了滤镜的“年少的样子”。
虚假信息充斥下,真实变得愈加可贵,我们在努力保持真实的同时,也在思考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在充满对比的评价体系里,我们自身总会形成一个真实而又自洽的个体。比如,朋友圈剩下的都是人畜无害的内容。
习惯了几千年的物理环境所造就的区隔仍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线上的融合打破了物理界限,人们心理上的区隔可以以时间的阶段性、兴趣话题为导向进行转移。
分享的欲望始终存在,但是我们会越来越适应把自己放到一个群体背景中,扮演的角色也会丰富起来,观察、倾听的元素变得更多。
在脱离“学校“、”原生家庭“这种强连接之后,建立、维护连接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而连接的产生和强化更多诉诸于利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