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们,年少无知,什么话都敢说,因为即便闯祸了也会有大人的庇佑“小孩子嘛,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长大后的我们,顾虑重重,说话前先思考,因为一个不小心就容易犯错,会被责怪“多大个人了,说的什么话”。
是啊,一旦失去了年龄的保护,长大之后很多话想说都要思前想后,斟酌着如何开口。
前阵子,#从不在朋友圈崩溃的人#这个话题在各大平台上被网友们热议。
我们要不要在朋友圈里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评论一看,大多数是:不要,没意义,也没人在乎;不了吧,发完第二天再看觉得自己傻了一样;有人问我,我就会讲,但是无人来;等等......
其中让人最为感触的是:这样做只会让心疼你的人担心,干着急;而不喜欢你的人就会看笑话一般幸灾乐祸。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你的悲欢只对关心你的人有用,对其它不相干的人来说都是矫情。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他还笑着和妈妈说自己过得很好,叮嘱她老人家不用担心自己,好好照顾自己。
半夜醒来,却看到他的新动态:“别难过,明天更难过”,配图是一张黑白的马路风景图。
不知道是工作遇到难题,还是感情出现了问题,我只是简单地评论“有事找我”。
在第二天睡醒,那条纯属发泄的朋友圈已经删掉了。
长大后,都有不为人知的难处。
白天的言不由衷,晚上的泣不成声,脆弱不想被看穿,也怕家人看到过度揣摩。
明明有很多的话想说,却又说不出口。
常常一个人崩溃,又一个人自愈。
长大之后,你可能会感慨“身边没有一个能说说话的人”,那些与自己有关的“真心话”也没什么机会说出口。而那些负面情绪、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未来的一点希翼更是变得难以启齿。
为什么长大之后,说真心话越来越难呢?
我记得edda找我倾诉过:
以前有什么烦恼都是在吃瓜网友群里说的,她们也很热衷于听我诉苦和分析问题。但最近一次,突然有人说,“你已经很好了,这是在凡尔赛吗?”
尽管事后她有解释是因为羡慕,才说笑的。但edda已经不敢像往常那般随心所欲地“吐槽”了。
长大后,懂得了人情世故,同样的错误就会少犯。经历多了,想事情复杂了。
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真心的难过被说成传播负能量,崩溃在别人眼里也总是云淡风轻。话说出口前就已经在内心辗转多时,斟酌良久,真话里也包裹着大多修饰。
一句“没事,我很好,不用担心。”,把所有不甘心、不满意、悲伤、愤怒等真正的情绪压在心底。
想和ta分享今天吃了大餐很开心;想和ta聊聊今天某个热点的看法;想和ta抱怨今天雨太大湿了鞋;但是这些话,在自己看来ta会觉得没意思很无聊吧。
于是很多“真心话”是说了也没用,开始慢慢封闭自己。
很多事情憋在心里会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也会无形中给自己造就了压力。
很多时候你可以承认自己的懦弱,可以倾诉自己的心事,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总有懂你的人。
也许你会害怕自己打扰别人,让别人担心,但真正在意你的人更需要你的“真心话”,因为被需要是一种具有幸福和自我价值的存在感。
说真心话并不难,请别再推开那些主动关心和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