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参加了侄子的婚礼,我成功地成为了七姑八婆的催婚对象。她们说的话大多都很相似,“你侄子都结婚了,你也要加把紧了”。一时间我有些恍然,放在以前我都用年纪还小搪塞过去了,但是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不小了。
曾经出门在外,问路时看到年纪大的都是叫叔叔阿姨,现在是战战兢兢叫人家大哥大姐,还生怕把对方叫老了。曾经去理发店剪头发,看到是男的发型师给自己洗头就会很害羞,可是现在,是洗头小弟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
前几天我关注到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15到24岁之间的群体才称之为青年。最早出生的90后过完年就快30岁了,很多人都说,90后已经开始步入中年了。那些90前后出生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呢?
1.
午休的时候几个关系要好的同事在茶水间闲谈,我们聊到各自现在的生活状态,阿哲的一翻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带着几分无奈笑着地跟我们说,13年大学毕业那会儿心气特别高,想着自己会有一个特别好的工作,怎么说几年里赚个百来万应该也是件不难的事情,到时候把房子买了,父母都接到城里来。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到手工资6000,还掉房贷去掉房租水电,一个月能用的生活费剩下不到1000。双十一到了都不敢给自己买点什么,甚至遇到喜欢的女孩子都不敢去追,他说在这个尴尬的年纪里,怕给不了女孩儿想要的生活,耽误人家的青春。
我听了之后心里感觉很心酸,我们太多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曾经傲气满怀自命不凡地憧憬着未来,可现实生活却给了我们的是太多骨感的体验。就像94年的毛不易在《像我这样的人》里唱的那样:
像我们这么优秀的人,本就该灿烂过完这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这人海里浮沉。 简单质朴的歌词唱尽了90后的无奈和心酸——90后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段,在自命不凡中被生活掌掴,在迷惘倔强里寻找前行。
2.
我身边也有很多看起来很成功的90后,年纪轻轻就已经出了好几本书,媒体粉丝数以千万计。在很多人看来她们的生活光鲜富有,早已是人生赢家,可是在她们看来赚多少钱已经不是目标了,她们的目标是把自己的事业做成一个行业的标杆。
今天飞意大利,明天飞巴黎,看似自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却全年无休。我的朋友惠子跟我说,自从她进了这个行业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而她也习惯了晚上熬夜赶方案写稿子。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压力特别大的缘故,脱发特别严重。
头发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掉落的,惠子没有去数到底秃了多少块,但是她每天都要很仔细地梳头,掩盖住那些没有头发的小块头皮。 我再一次深刻的感觉到,无论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如何,90前后出生的人,都正在被现实生活一锤又一锤的敲打着前行。
3.
我们这群90后里有一些人早早地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全年无休地奔走于各地,承担着很多异于常人的压力,忍受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煎熬;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普遍拿着几千块的工资,生活的常态脱离不开房贷车贷、省吃俭用;
透过生活的表象,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苦楚和烦恼,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生活好像充满了悲剧和苦难的色彩,但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会选择放弃。 王尼玛曾经很生动地描述过90后的一个整体印象:
90后是刚一就业就被延迟退休、干二十几年都可能买不起房接不起婚,却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他们是顶着恶劣的就业环境、自然环境,顶着高高的放家、住在北上广的出租屋里的,却没有怨天尤人,每天还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一代人。哪怕现实要把他们压垮,哪怕是跪着走前方的路,他们也会一点一点把它们走完!
至今为止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很努力地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比起挫折和苦难,我们每一个人都更愿意去相信——明天会更好! 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一代90后现在每个人过的怎么样,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90后始终都乐观努力地活着,一直都朝着自己向往的未来锲而不舍地前进着,我想,这就是最好最值得骄傲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