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1.阅读形式的变化
本章首先对“阅读的人”给出了定义: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
看到这个定义,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当今阅读出现了问题,相比而言,前人的阅读更加纯粹,更加推崇。作者举例说明现在阅读越来越被收音机,电视等电机设备代替,里面的资讯被包装的太高明了,学习者只需拿起来用就可以,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得意,严重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我特别同意这个观点,也特别深有感触,现在的社会,尤其是年轻人,更多的被网络视频所吸引,渐渐的失去对纸质阅读的兴趣,我觉得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纸质阅读枯燥需要动脑。
2.有效阅读的方式:主动阅读更加受益
良好的阅读首先需要主观能动性;其次,还需要很多技巧,当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能达到共同的终点,我觉得这也就是读者和作者达到了共情,这种效果是最好的。因此,读者想“接住”多少意念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么主动,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
3.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的理解而读
作者更加提倡为求得理解的阅读,这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而我们如果学会了这一点,为获取资讯娱乐的阅读就不是问题。
4.指导性阅读与自我吸收性阅读之间的差异
作者提倡自我吸收型阅读的必要性,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认为自我发现型的阅读是阅读自我与世界的学习。
自己观点:
1. 很赞同作者的观点,现在阅读的形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人们严重缺乏思考
2. 阅读其实是读者和作者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技巧,会进行很多活动,读者积极主动,与作者达到共情,阅读效果会更好
3. 阅读需要去思考去理解,而不仅仅是获得资讯,需要深入阅读,提升自我
4. 自我吸收型阅读是每个成年人必须掌握的阅读方式,因为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去书本上找答案,我认为这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自我与世界的过程,同时,这种主动型的阅读才可以真正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