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远在苏州的亲戚通了电话,聊起了曾经去亲戚家的往事,感慨万千。虽只是去过三次苏州,却已经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烙印在了心底。
依然清晰得记得第一次去苏州的时候,是盛夏,跟随亲戚去了江南水乡---苏州。那是自己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一路上,看车窗外逶迤的群山逐渐变成绿荷荡漾,就知道自己已经跨越南北,内心已是激动不已。
早就知道“…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也早就知道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曾无数次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可总是勾勒不出一幅完整的图像。当踏上苏州这片土地,是怎样的感觉呀!绿,眼中全都是绿。那耀眼的绿色,鲜活的绿色,强烈地刺激着双眼,让人有些炫目。整洁宽阔的街道沿途,满是叫不出名的高大、伟岸、蓊郁的大树,一棵挨着一棵,葱葱茏茏。
那树的叶片油亮油亮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绿得干净,不染杂质。好像轻轻用手一掐,能滴下鲜嫩的汁水来。而沿途看到一米多高,一丛丛挤挤挨挨的绿竹时,在慨叹“岁寒三友”之一竹的气节时,脑中竟窜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来。沿途不同种类的树,成了一道绿色的墙。
在一些树木浓密的叶丛中,会突然地冒出一朵朵、一簇簇或粉或红的花来,真是万绿丛中点点红,后来才知道,这是海棠花。我已目不暇接,只是情不自禁地重复说着“太美了”。
来到苏州的日子里,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吴文化发祥地的魅力。走在苏州的街头,不论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朴淡雅的历史遗迹与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璀璨生辉的霓虹相交融。
在这里,总能嗅到历史的味道。岁月的年轮,在苏州这座面积并不是很大的城市中,留下了浓重的印迹。虽然没能遍访古迹,遍游名胜,但却在驻足过的苏州名园、名山、古刹、小镇、街道感受到了那古朴的、厚重的美。
苏州是水乡,更以园林著称,我早就心驰神往。第一次去苏州时虽然只是尽情玩赏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却在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中感受到了江南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艺术魅力,让人叹为观止。
置身于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的“拙政园”中时。只见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水榭轩馆,精致玲珑;古木参天,曲径通幽。“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个园,三个园中,景色各有千秋,不论哪一种,都有遮天蔽日的大树,荷叶田田的莲蓬。
有的绿树四合中,屋宇纵横,错落有致;有的绿树参差中,露出楼阁的一角,居高临下;有的绿树掩映中,长廊曲折,小桥流水。每一个景观都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兰雪堂、芙蓉榭、听雨轩、绣绮亭、留听阁…”单听这附庸风雅的名字,就已让人浮想联翩。
这里曾经上演过怎样的悲欢离合?又有怎样的令人心潮起伏的故事?看到一处小亭里的古琴时,突然觉得似乎正有音律自天而来,空旷悠远。听着蛙鸣,听着蝉叫,似乎这里已和尘世分隔。任由思想的闸门打开,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
来到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这里一定会和狮子有关。的确,“狮子林”中著称的是那一块块取自太湖的形似狮子的太湖石。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经匠人的布局、设计,就有了从元末至今的闻名遐迩的保存完好的假山群。
这里长廊回绕,峰峦峻奇,绿树掩映,别有情趣。难怪乾隆七下江南都会来到这里了。看到太湖石,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去太湖玩赏时的情景。去太湖沿途观光的路上,只见烟波浩淼,一望无际,碧波万顷,粼光闪闪。
那天恰巧是阴天,湖面起了氤氲的雾气,湖面上烟雾缭绕,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极目远望,水天一线,浑然一体。青白色的、朦胧的雾霭中隐约可见若有若无的山巅,让人以为来到太虚幻境、蓬莱瑶池。
每一处欣赏过的景色都让人流连忘返,拙政园、狮子林如此,看留园亦如此,犹如在时空中穿梭。看名山“虎丘”,天下第九洞“林屋洞”,中国名寺“寒山寺”亦有如此感觉。而去甪直古镇、同里古镇、木渎古镇,还有山塘街等老街,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具有文化底蕴的景观,总会让你把它们和历史联系在一起,这里有干将,莫邪,有夫差,西施,伍子胥,有张继…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怎能不让人乐而忘返呢?一个个典故,一处处景色,让人心中豁然开朗起来。
无论是谁,无论经历着怎样的人生,都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过客,所有的物是人非都会湮没在时间的记忆里。既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在岁月的流转中过得美好、幸福一些呢?
苏州的景色真美,是一种包蕴着文化气息的现代与过去并存的古朴、厚重的美。这里既有城市的喧嚣,又有远离世俗的清幽。
第一次寻访苏州,虽是短短的一个假期,却已把最美的印象留在心中。之后再去苏州,对那些美景的感受似乎没有第一次那么强烈了,但是,那扑面而来的江南水乡的如诗如画的隽秀,依然撞击着心扉。苏州,已驻足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