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正在门外扫地,忽然走过来一个浑身绿装的人,他便好奇的看去,只见那人冲着自己就过来了,刚一靠近就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吧?他回答道:是呀,你有什么事?那人接着说: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的弟子莫名其妙的看了一下那人,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那人很不理解的反问:明明是三个季节,你怎么能说是四个呢?于是两个人就为此争论了起来……
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什么结果,于是那人提出:不然我们打个赌吧?
孔子的弟子说,赌就赌,那你说赌什么?
那人说:假如确定一年是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假如确定一年是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响头,你看怎么样?
孔子弟子,犹豫也没犹豫,就答应他了。
于是二人便一起去找孔子理论去了。
见到了孔子,二人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一的向孔子道来,那人非常诚恳的和孔子说:就是这么个事,您是老师,您给凭个理,到底一年有四个季节还是三个季节?
孔子看了一下那人,转过身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那人,马上就开始跟孔子弟子理论:我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吧,让你不信,现在好了,赶紧给我磕三个响头吧。
孔子的弟子看了眼老师,无奈的给那人磕了三个响头……
见孔子弟子磕完头,那人也就开心的走了。
孔子的弟子见那人走了,便回身问师傅,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老师您怎么也说是三个呢?
孔子笑了笑,对其弟子讲:
您没看到那人,浑身是绿色吗?其实他是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你说他怎么能知道一年当中除了他所经历的三季外,还有一个冬季呢?这样你跟他又能争论出个什么结果呢?
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处处遇到此种情况,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最正确,非要把没有必要纠结的意志强加于人。
记得刚结婚时,有次周末去婆婆家吃饭,为了表现自己的厨艺,特意煲了玉米排骨海带汤。花了两个小时,很用心的准备,满心想得到婆婆的夸奖。结果婆婆一脸严肃地跟我说:”以后你不要用玉米做汤了。玉米粒把它一颗颗剥下来炒辣椒吃的,不是用来煲汤的。”我听了一脸愕然。碍于是婆婆,没和她一争高低。但心情顿时一落千丈,闷闷不乐地吃着饭。回家后,丈夫看到我脸色不对劲,便问了在婆婆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丈夫,心里一肚子委屈。丈夫听后笑着跟我说,婆婆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家乡是不用玉米煲汤的。六十多年,她一直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你没来这里之前不是也不知道玉米粒炒辣椒这道菜吗?听后心中释然。
是啊,生活当中,有些事情不急于争论,很多时候对错本来就难以区分,然而我们不知不觉便成了孔子眼中的三季人,此等深刻,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