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148期“舍”专题活动。
关于舍这个字,我的理解为得到一些失去一些,不该纠结,成长的代价或许就是从舍弃一些东西开始,从得到一些东西结束……这个小故事,很是喜欢,共勉……
老家院角的老梨树,是爷爷亲手栽下的。记忆里每个春天,枝头都缀满雪白的梨花,像堆了层细雪。可每到花落结果时,爷爷总要拿着剪刀,在枝叶间忙活——他在“疏果”。
我总蹲在树下心疼,看着他把青嫩的小梨子一个个剪下来,扔在竹筐里。“多可惜啊,留着不就能结更多果子了?”爷爷擦着汗,把剪下的枝条理整齐:“树的力气就这么多,果子留得太密,到秋天个个都长不大,还得被虫咬。舍掉些,剩下的才能好好长,又大又甜。”
那时我似懂非懂,直到小学五年级。我同时报了画画班、书法班和舞蹈班,每天放学后像赶场,作业总写到半夜,画画时手都在抖,书法作品也总被老师说“少了些心思”。妈妈看着我疲惫的样子,轻声说:“要不咱们先放下一个?人的精力就像树的养分,想什么都抓,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我犹豫了很久,最终选了放弃舞蹈班——那是我最先接触的兴趣,放弃时偷偷哭了一场。可腾出时间后,我能安安稳稳坐在画架前调色,能慢慢琢磨书法里的撇捺转折。学期末,我的画作拿了学校一等奖,书法作品也贴在了展示栏里。站在展示栏前,我忽然想起爷爷的老梨树,原来“舍”不是失去,是为了让“得”更扎实。
后来上了初中,班里竞选班干部,我同时报名了班长和学习委员。准备竞选稿时,我发现两个岗位的职责差异很大,班长要统筹班级活动,学习委员要负责作业收发和学习帮扶,若同时兼顾,很可能两边都做不周全。思来想去,我撤下了班长的竞选申请,专心准备学习委员的演讲,把如何帮助同学整理错题、如何组织学习小组的想法写得详细具体。最终我当选了,那一学期,我们班的作业上交率始终是年级第一,不少同学的数学成绩也因为错题整理小组有了提升。
如今再回老家,老梨树依旧年年结果。每年秋天,爷爷摘下又大又甜的梨子,总会先递给我一个:“尝尝,还是疏过果的梨子甜吧?”我咬着梨子,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忽然明白,人生就像这棵梨树,总要学会在纷繁里做减法。舍掉多余的欲望,才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舍掉暂时的不舍,才能收获更长久的欢喜。
“舍”与“得”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就像老梨树舍了多余的果子,才结出满枝清甜;我舍了部分兴趣与选择,才在喜欢的领域走得更稳。学会舍,不是妥协,而是更清醒地选择;懂得舍,才能在人生的枝桠上,结出最饱满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