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职场打拼多年,虽然没有值得夸耀的成功,但是撞破头破血流后,发现一个很普通很简单的,但是却被人忽略的事儿,那就是思考对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包括在以前的保险行业,现在转到房地产行业,曾经、正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也不少。发现职场生活中,那些成长成熟快的、晋升快的同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同事都是能够抽出时间总结分析、反思自己和他人、不断自动学习的人。
职场中,有的人来自于富有的城市,有的人来自于贫困的农村,每个人从小到大的生长和成长的环境不同,导致了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些没有办法改变的过去,也就使得即使同时进入到同一家公司,但是起点也是有所不同。
这有点像,孩子的起跑线,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起跑线不同,也意味着所接触的环境、接触的人也不尽相同。进入职场的新人也是一样的。因为背景不同,起点和起跑的速度也有所差别。
但是同时进入职场的人,有一点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那就是大家所掌握的资源都是一样的。
如何理解这样个事情呢?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拿电话销售来说,之前有一个朋友是做电话销售的,和他一起入职的新人有好几个,上班的第一天,主管给每个人好几张的客户信息,给每个人的数目是一样的。
再举例说明,两年前跳槽到房地产公司,在此之前,对房地产行业一窍不通,那后续不久又入职了一位新人,这个新人也是转行到房地产行业,那其实我们两个起点是一样的,尽管我们之前各自有不同的经验。但是新的行业,我们需要以空杯的心态让自己快速成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同样的时间内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达成工作上的目标。
上述两个例子,半年后,发现经过半年的学习和比拼之后,有的人还是一窍不通,还是原地踏步,做着和刚来时一样的工作内容,并且开始加入老员工的行列一起吐槽老板和公司的各种不足。
而有的人则是成绩斐然或成功转行,对所处的行业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已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而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缺乏思考,缺乏对工作进行总结,没有形成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成长和成熟的经验。而后者则是积极思考,仍然保持着刚入职时的那股干劲和对工作的热忱,差距在不经意间就拉开了。
问题出现哪儿呢?也许只是简单的说因为思考的区别,未免过于笼统。
思考,到底有哪个思维方式,让后者不断看到自己在工作上的价值呢?总结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习惯:以结果为导向。
以结果为导向,是很多公司提倡的思维习惯,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思维习惯。
最近有句话非常的流行: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有时候,看到很多同事包括我自己也一样,老是加班,好像有忙不完的活要干一样,其实我想说的是,不是我们真的很忙,而是我们的工作效率太低。我们是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是我们的成果总是不那样令人满意。其实,我们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
以结果为导向,就是先需要我们真正明白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所有的工作都是有价值的,要不然是直接产生价值,要不然就是间接产生价值。只有弄清楚了工作价值,并设置一个衡量的标准,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目标感。
举个产品设计的例子。
相信很多的产品经理,都知道产品范围的圈定,都是从跟用户去探讨业务痛点和业务诉求开始的。
在和用户沟通时,用户会告诉他的想法和期望,简单举出三个例子:
1.他希望自己部门有一个手机App,这个手机App方便于部门人员在收集楼盘信息时,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这个App补充到相应的楼盘上去。
2.希望能实现拍照功能,并且拍照片后就是美化后的图片,可以直接关联到相应的房间上。
3.他希望部门成员公出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App来实现手机指纹上班签到和下班签出。
当产品经理甲得到了业务上述的业务诉求后,没有多想,就回去开始按照用户的要求,开始做App的产品设计,开始做产品的低保真界面、业务场景分析、业务用例分析、产品创意说明书,很快就完事了。
拿着这份成果物,兴高采烈地去找用户确认成果去了。用户看完之后,提了三点意见:
1.不仅自己部门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去补充楼盘信息,自己也有权限,而且有个旁部门也需要有此权限。
2.图片美图的功能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加上自己公司的水印。
3. App来实现手机指纹上班签到和下班签出,这个功能,暂时不需要了。
产品经理甲听完了用户的确认和反馈,崩溃透顶,之前做的不相当于白做吗?没有办法,用户是老大,只能回去修改低保真界面、业务场景分析、业务用例分析、产品创意说明书。修改完后,再一次确认时,刚解决的问题用户确认了,但是用户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就这样产品经理甲不断的在调整,但是每次都会被用户新的想法所左右,再一次进入了调整--确认—再调整这个闹心的循环中。产品经理甲很努力,为了要最终达成用户的要求,天天加班。看似真的很努力,也很辛苦。
接下来我们看看产品经理乙是如何做的?
产品经理乙在了解了用户期望后,回去做了个业务场景分析和问题整理,并逐个去思考每个期望背后,用户到底要解决自己什么问题,目前的现状有哪些不能满足的,未来用户有哪些担心。将所有的分析结果和思考结果,都整理下来:
1.业务部门想要一个App,随时随地补充楼盘信息,只是解决目前PC端不能随时随地补充信息;业务部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那是否还有别的什么PC端的功能需要在App上实现?除了部门人员用,还会有别的人员使用、别的部门使用吗?......
2.手机本身的美图功能,是否就可以帮到用户?PC端有水印上传功能,那是否需要上传水印?还有哪些类型图片是需要美图的?......
3.手机App要实现上班签到和下班签出,这个要求无法避免作弊行为,公司是否允许要将这样功能放在手机端,是一个待确认的问题?......
产品经理乙梳理完所有问题后,再和用户进行第二次的沟通,该次沟通针对梳理的所有的问题进行了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就很清楚地了解到用户的业务痛点和业务诉求。然后就很清楚的产品都涵盖哪些功能,继而进行产品的原型设计、产品创意说明书的编制。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不同的产品经理对于同一个工作,采用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前者是被动接受,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不思考不分析不总结不梳理。后者则是主动分析和梳理,将所有的问题都整理出来,思考用户的目的和担心,也便是思考产品对用户的价值,这样的话,更能准确地了解到业务的期望。
前者在工作中,总是被用户的修改而不断增加自己的工作量而烦扰。而后者总能得到用户的肯定,而给自己持续不断地鼓励,让自己永葆工作的热情。
美团王兴曾经引用过这么一句话:大部分人会竭尽所能去逃避真正的思考。
以结果为导向,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思考并明确工作的家价值和目标。其实很简单,就2个问题:公司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公司/老板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当然,这些问题都需要和我们的上司确认,只有大家统一了目标和预期,工作才能够顺利继续下去。
需要明确一点,工资是随着我们的能力和经验在增长的,它自己是不会平白涨上去的。而我们的能力和经验的高低是通过我们所做的工作表现出来的。
我们所做工作的价值又是靠产出的成果展现的。也就是说,只有做出有价值的成果,我们的价值才会体现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