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不允许家里有不同的声音,不允许一切跟她不同的风格,而更不能容忍超越她而立场又与她不同的人存在。这就是我目前的认知。
我如果还想进步,那就跟她必然起纠葛,如果没有一个了断,这个纠葛与矛盾就会不断深化。而目前还没有到了断的地步,那就说明我的能力不足。要如何了断,我还未曾细想过?
我有一点存款,如果所有的收入断了,我还可以不工作的情况下,生活两年,前提是妻子不用我管也不支援我。这个趋势,在我目前的状况下,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如果这样发展的话,我还可能有出路吗?
今天中午没有休息,在看心理学的书,那是我曾经的思想武器,我想再次拥有,便一时兴起没有按计划午休,一点四十多又开始练习英语练习题,后来又练了数学,直到三点半。我的意志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想到这么冷要去店里,我退缩了,去对面的按摩店洗了脚。回来收拾,洗澡,又端起了心理学的书。我不知道我能走到哪一步,但是我清楚我要做什么?
我要康复,恢复能力,拥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中调整出健康稳定的状态,这是重要的事,但是急不来。一般我都没有重要而紧急的事情,每天都过得较为松散。如果一定要找到紧急的事情,那就是去店里,把每天上午和下午到店里这件事,视为每天重要而紧急的事情,自己规范自己。另外把十一点睡觉和早上六点半起来学习,视为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不如此,我完不成高中前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不如此我的能力不知道如何恢复,不如此,我的生活便没有动力。
写到这里,我打算推翻自己开始的反思,我的反思就是基于对于不安定的担忧,但是比我生活更加没保障的人,也未必就如何如何地忧虑,忧虑能改变什么?我的忧虑,是有效的吗?我难道不是一直在好高骛远,而没有埋头做事吗?对于没有安全感的心理,不如这样想,如果现在的保障都没有了,我就做一份工资很低的工作,就不能活了吗?一定要做老师吗?现在有这个条件,我可以奋斗一把,没成功不要抱怨,重在追求的过程。
一天玩游戏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用番茄工作法,来有效的利用时间,用50min,10min,50min的时间设计,来完成早上的朗读,和之后的抄写或阅读,用同样的设计,来完成中午的练题。到店的四个小时自由安排,除了玩一会儿游戏之外,看心理学的书,有工作上的事就放下书立马去做。晚饭后的一个小时,守着孩子学习。晚上八点到十点半,写作,练字,自由阅读。如果意志薄弱了,就通过记录来分析,把自我管理再进一步,而不只是看重计划和状态的自然回复。
我的病,是心理的病,是精神上的病,不能不说我得病这件事对母亲有很大的伤害,而我们始终不能有效的沟通,也可能与此有关,即我们都没有了良好沟通的身体条件。而治病的人是我,我如何能不珍惜这反复重来的机会,如果我始终没有悟透自己的问题,自己应该走的路,那所有的机会都白白浪费了。
我要康复。学心理学是有好处的,并且对这门学科的态度要保持虔诚,为此,道家哲学以及对算命知识的爱好,都要往后排,一来精力不够,二来身体条件恐怕也不允许我去深入学习那样的学科。如果每天我要做最重要的几件事,那依次分别是1,早睡早起,2,上午下午一周到店十次,一次最少一小时,没事都要去店里。3、上午朗读英语或者语文,中午练题,4、每天自由写作,自由阅读,首选心理学,次选文学。5、找人交流,实践所学,尝试不同,体验生活,感受乐趣。6、抄经书和练字,静心修身。对于这几点,我每天晚上都要记录今天是怎么做的,坚持统计。对于每天的统计,可以归为第4点写作。我的生活是挺充实的,我要的就是坚持住,失败了再冲上去,一次一次不放弃,等待年轮的壮大。
以上,既是反思,又是学习总结,也是更新之后的计划。钢铁是怎么练成的,我孤陋寡闻至今未读,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康复了,自立了,目标实现了,那一定是这样反复不断的打磨,并坚持计划反思和执行,最终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