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再讲一遍这个老故事,《狼来了》的故事。
一个孩子在山顶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便突发奇想,站在山顶上向山下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村子里正在忙碌的人们听到呼喊纷纷扛着锄头扁担跑上山来。但山上哪里有狼,这只是放羊娃的一个恶作剧。大人们便下山了,这个孩子继续日复一日地放羊。
又一天,他又一次在山顶上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人们听到他一声比一声高的呼救,想必是经过多多少少的犹豫,还是拿着扁担锄头赶上山来。这一次,大人们依然上了当,狼的影子都没有,放羊娃和羊群安然无恙。大人们只好又纷纷下山了。
这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娃在山顶上高声呼救,但任凭他喊破了嗓子,再没有一个大人赶上山来。放羊娃与羊群被狼吃掉了。
应该每个人在孩提时都听过这个故事,最迟不会晚于五六岁,要么从家长那里,要么从老师那里。我们对这个故事印象是那么深。它曾经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引起巨大的震撼,让我们明白不可以说谎,说谎的代价是惨重的。第一次讲这个故事的人无疑有着超过常人的智慧。父母老师借此对我们的教育应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说:“你看!那个小孩爱撒谎,结果咎由自取,被狼吃掉了。”我们当然会恐惧,于是我们撒谎之前举要掂量掂量:“撒这个谎值得么?”
现在我们假设山下忙碌的人们中同样有放羊娃的父母(我想这是很有可能的很现实的),那么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呢?他的父母会悲痛欲绝吧?会无比悔恨吧?会痛不欲生吧?“为什么不再相信一次自己的孩子?”也许,她的母亲会像祥林嫂那样逢人就说:“我们的阿毛在山上放羊。他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就是有些调皮。也难为这么小个孩子,一个人在山上放羊,肯定会无聊啊!他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我们上山一看哪来的狼?而他看着我们上山下山,觉得很好玩。第二次又是这样,我们就再不肯相信他了。结果,谁知道狼真的来了。那天他在山上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我和他爹只当没听到。等日落我们上山找他,我们的阿毛已经……”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对我们爱的人来说,我们需要相信他多少次?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还是无数次?作为人,我们的爱、恻隐和信任究竟应不应该有一个限度?
记得小时候养过一条狗。我一直想要一条狗,那年春节去舅舅家,终于如愿抱回一只狗崽儿。那只狗在我的照料下长大,很听我的话。我一吹口哨,它老远就跑过来。我一扬手,它就高高跃起,因为它知道我会丢给它食物。有一次我想看看,没有食物,它会不会跳起来。就故意扬了一下空空的手,它照旧跳了起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他照样跳起来,不过跳得越来越低了。终于我再怎么扬手,它也不跳了,因为他知道我在骗他。这时我又拿了块面包丢出去,它竟然也不跳了。
后来,学习生物里的条件反射,我才懂得,扬手这个动作,经过食物刺激的长期强化,在狗的大脑里建立了条件反射。当手里的食物消失时,条件反射也就会随之慢慢消退。对于动物来说,形成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就是食物。有了食物可以强化这种条件反射,没有食物就会削弱这种作用。那么对于我们人来说,我们对他人的爱,山上放羊孩子的呼救声引起的恻隐之心,不正是我们上山救助他这个行为的刺激物吗?难道我们受了两次骗,就应该像动物一样甚至比动物更快地取消这种条件反射吗?我想我们还是不要过于怜惜我们的对他人的爱、恻隐和信任,因为你我同样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