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被书中的一段话深深的震撼。
在此也分享给大家:
渴望坚持成功,如果你足够渴望一件事物,即使没有条件,也总会找到方法达成所愿。
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就会变不可能为可能,就会功到自然成。
书中作者以自己为例,讲述刚转到耶鲁达文波特学院时怎样在学校建立名气的?
他发现但凡在学样很有名气的人都有自己的高级社团,所以他也想创立自己的社团。
而在此之前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耶鲁本科生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女性的陪伴。成千上万的男人都渴望看到女生的身影,更是急切盼望她们的陪伴。
因为那时男生和女生是不在同一个学校读书的,但没有人愿意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决定改变这一切,于是创立了达文波特芭蕾舞学会。
他先是给七姐妹女子学院舞蹈系的负责人打电话,邀请她们的舞蹈演员来达文波特芭蕾舞学会的舞蹈节演出,其中五个学院同意了。
最后他又联系了一位杰出的报纸舞蹈评论家沃尔特特里,说服他从纽约过来对舞蹈节进行点评,从无到有,他把舞者,评论家和观众组织在一起。
事实证明他对耶鲁男人的判断是正确的:演出很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让他开始在校园小有名气。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既然能从其它大学请来最好的舞者,为什么不尝试邀请专业人士呢?
当时,全世界最历害的芭蕾舞团是纽约芭蕾舞团,于是他坐火车到纽约,在剧院后门晃来晃去。
趁保安不在,钻进后台办公室,四处询问,最终找到了经理。
在此之前他已经想好了推销方案:“学生们没钱,但他们喜欢芭蕾舞,他们是你们未来的观众和赞助人。“
一直介绍这个活动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理最终退让了,同意带一个小团过去表演。
但他再次提高了赌注,跟经理商谅:“我们只是上千个喜欢芭蕾舞的穷学生,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免费看演出呢?我们买不起门票。“
经理说:“这个做不到,我们靠的就是卖票。但是我们会做彩排。”于是舞团按排了彩排,他按排了观众,向所有的女子学院发出了邀请。
彩排的时候,整个剧场坐满了耶鲁的男同学和女子学院的女同学。
彩排结束时,他已经成为了学生芭蕾舞主办人,从此,他名声大噪,他就是那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人。
我觉得普通人与成功人相比最缺的是对目标的心底渴望和坚持。
大多数人对很多事情都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渴望,所以稍遇到困难时就容易想到放弃,根本坚持不到最后。
而成功的人会将心底的渴望转成目标,有着一定要把它做成的决心,在过程中虽遭遇各种困难挫折,但总是寻找各种方法解决,直到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