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养成的第二项美德是缄默。它的定义是: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
这是继上一项美德“节制”之后的美德。至于为何排在第二呢,这是因为他想在养成美德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学问与知识。但那时候他又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唠唠叨叨耍嘴皮子。这种坏习惯的后果之一就是让他与轻嘴薄舌之人为伍,简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他认识到,人只要讲话就会耗费心神和精力。如果要想在谈话中获取知识,不是靠嘴巴讲,而是靠耳朵来听的。为了破除好逞口舌之利的恶习,富兰克林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喜欢闲谈,那就想方设法去避免琐碎闲谈。让自己在别人空谈和调笑是保持沉默。
“缄默”的另一层意思是沉默,都说沉默是金。富兰克林一生中就曾有过因为保持沉默而获得帮助的故事。
起先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被收录到一本论文集里,随后被译成法语在巴黎出版。但这本书却得罪了皇室科学导师诺莱神父。因为这位神父认定这部著作的存在是为了贬损他自己提出的理论体系。于是在确认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富兰克林以后,对其发表公开信,否定其实验及其推理的真实性。可是富兰克林考虑到彼此间的误解是因为自身著作在翻译成法语时出现了错误而造成的。于是便保持沉默,不去争辩。因为他相信在公共事物之余下功夫去做做新实验,总比耗时间对已做的实验瞎争辩强。最终,他的朋友皇家科学院院士勒鲁瓦挺身而出维护了其主张,对神父进行了反驳,还把他(富兰克林)的书译成意大利文、德文、拉丁文,使书中的学说逐渐为众多科学家采用。因此那位神父的学说也就慢慢遭到了冷落,最后竟直走到了穷途末路。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缄默”这项美德最大的好处在于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