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笔记在之前已经写了,怎么说呢,
阅读思考量太少,写作格式也有问题,学习态度需认真自省
这是老师的评价,然后我就拿了最低分,60分。
“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是的,这是人文阅读课的作业的草稿,我为了能偷懒,今天的推文就用这个了。当然,格式要求还有很多,我稍后修改再上交作业。
关于《围城》这本书,很早之前我就看了。但是,一直没看完。怎么说呢,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发生过几次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单纯地以为是一本普通的名著,我还傻傻地以为真的有围城这个城,然后真的是有人想出来,有人想进去这样一个故事。
高中的时候,在学校闲的无聊而又不喜欢交际,恰好家里又有这本书,于是我看起这本书来了,发现其中的故事还挺有趣的。那时,我给这书起了个名字“泡妞的二十种攻略”。(因为里面前半部分都是在说爱情什么的),导致我一度认 碌碌无为 成事不足 想的永远比做的多 标准只用在别人身上 那句“唯一正面的是还有那么点做人的骨气为这本书是爱情小说。
高中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断断续续地看的,因为在课间才有这个空闲,那时候我是挺喜欢看这本书的,那时候的我,并不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他笔下当时知识分子的风貌,就当作一个故事来阅读,就单纯地觉得这个故事十分有趣。但是,那时候最吸引我的,还是因为锺书先生在书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物性格的洞悉,对人情世故的了然于心,还有各种人物性格栩栩如生,而又信手拈来。怎么说呢,每一句话都能够让人细细品尝。
然后?我的高中时期终究是没有看完这本书,看到唐晓芙退场之后我就没看了。因为种种原因,我也不太清楚,或许是我感受到了方鸿渐那种落魄的形象不忍卒读,又或许是我觉得唐晓芙下场之后,所有角色都黯淡了(不应该啊,那时候其实我对这角色没有什么感觉),又或许仅仅只是高考时学业太过于繁重了而没有看下去。总之,我是没有再看下去了。
直到最近,我们人文阅读课又讲起了这本书,而课后我又看了一下这本书以及它的解析,我才终于对这本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人文阅读的老师讲得很好,虽然还是有很多同学不太感兴趣,但我是聚精会神地听了。
说实话对于《围城》这本书,因为自己年轻的缘故,纯粹是当作一个故事来阅读,要说真正去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笔下故事淋漓尽致讽刺知识分子,还是关于人性的思考。更多的时候没有想那么深,喜欢的是作者语言的丰富,很多比喻用的特别而恰到好处。讽刺这些知识分子时语言却又是诙谐幽默。
还是觉得,我很不合适写东西,没有他人的点评的话,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不过,《围城》这本书我决定要再看看,起码将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