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不久,小姑心急火燎的打电话,玉堂不去上学了,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作为世世代代的农村孩子,要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唯一的途径就是好好学习。出现这样状况,让朴实的小姑夫妇怒火中烧。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加上电子设备的诱惑,很可能会偏离成长的轨迹。教育家周弘先生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如何对待庄稼,尝尝决定了庄稼的生死存亡;而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大姑父,我父亲轮番上阵都搞不定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拉不出被窝也问不出一句话。最终,我只有我去了,硬着头皮不断的改变策略,最终知道小姑曾经骂过他是“畜牲”,小姑父打过他这些都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看似不起眼的两个字,杀伤力巨大。我们的父母时常将“笨孩子”、“差生”、“问题少年”等负面标签贴在孩子身上,“聪明孩子”、“优生”、“阳光少年”就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常常是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的,可是父母的内心却不是这样想的。当一次成绩考不好的时候,你对孩子说“题这么简单,你猪脑子嘛,才考这么点”,在孩子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位,自己很笨,在努力也没用。如果换成“你很棒,下次会更加优秀。”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证明孩子的成绩与教育者的期待成正比。
父母们,从现在开始,请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积极的暗示与期望,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