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聊起一个话题,销售团队怎么带。
这个话题,一直也困扰了我很多年,毕竟在很多人眼里,销售工作一直以来都很玄乎,说他难吧,有的人也做的挺轻松的,如果说容易吧,可是也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
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后,现在看来,可能也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也是由于很多销售人员碍于压力,并没有抽空去研究销售工作。
更有可能,现在很多所谓销售理论,都只是讲讲态度,为了出书而出书,为了讲课而讲课,并没有真正从研究的角度去把销售任务拆分的很清晰,连定性也没做到,更不要说做到——量化。
事实上,销售工作也是可以量化的。
这是我现在辅导的团队,他们在用的销售项目跟进表格。(是我设计的。)
可能跟很多公司用的表格不同,但是可以清晰看到,在一个表格里,基本对于业务员的考核指标,已经很具体。
1、信任
在“信任关系”这一栏,经常听到有销售伙伴说,“我们要跟客户有很铁的关系才能合作。”这种说法貌似很有道理,但是真到了客户要成交的那一刻,往往找的不是他。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销售人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在企业里真正下决定的,往往不是联系销售员的那个人。这类联系人,比如培训公司接触的HR,材料公司接触的采购员,都可能只是一个协调员,我们一般称为建议者。
建议者对于方案的选择,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也就是说,只能给给意见。
真正能拍板的人,只要签个字就能把钱批出来。这些人,我们统称决策人,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如果是IT产品业务,可能是CTO,如果是工业配件,那就有可能是研发部门或者是项目经理。
这些都要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公司来进行判断。
只有找到关键人,才有可能把成单的机会提高一点。
仅仅是一点,顶多20%。
难道不是说关系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这句话好像有道理。
难道仅仅有一家供应商做到把关系做好,别家供应商可不可以把关系做好呢?
也可以。
仅仅有关系并不够。别人的关系也不见得差。
我有个深圳销售员朋友T,以前的老板是东北人,在深圳创业。每次见客户都要让T去陪着深圳一日游,说这是东北的习惯,朋友就要照顾好。T就纳闷,深圳这个天天在抢时间的城市,怎么有空去瞎玩,该谈的谈完就好了,关键要做好产品和服务。
结果没两年,公司运营不下去了。老板原来在深圳有5套房,也搭进去3套。
不是说不搞关系,而是说,只是搞关系,不够用。
二、需求
客户的要求多不多?
不止很多,还可能很奇葩。
要不要都满足呢?
那要看情况,主要看预算。
所有的服务都是有成本的,如果搞不清楚他的预算。怎么敢给他报方案呢?
所以厘清客户的需求,很重要。
前阵子我和一个伙伴去拜访了一家客户,我们一位专长是绩效管理领域,一位专长是营销管理领域,就算我们两个人问的问题已经算是很精准了,但是聊了两个小时下来,客户真正谈到的需求信息也的确很多。但是当我们最终回到公司复盘,发现客户真正面对的问题,只有3个。
如果我们一下子在现场听到客户说了一两个想法,就马上给方案。可以想见,这份方案的针对性是很差的。客户听了,基本会在脑海里冒出几个字“太草率,不靠谱”。
在这个阶段,学会厘清需求的套路,就很重要。虽然复盘过程也要将近一个小时,但是比起拜访的通勤时间和约谈时间,还有前期的约谈时间,这个投入产出比,就划算多了。
毕竟只要需求清晰了,那么这个项目的成交机会也提高了,提高到多少呢?
不到40%
其实这个数字是乐观的,毕竟客户一般都要考核三家以上的供应商,理论上讲,我们的机会只有不高于33%的机会。
举个栗子:
有个学员D,他认为客户跟他的关系很好,客户有任何的不懂,都请教D。于是他认为自己在客户面前有绝对的影响力。结果后来由于项目预算比较大,要走正规采购流程,这就惊动了采购部和总裁办,于是原来的关系就相当于推倒重来。就算有原来的对接人作为铁哥们,给他提供各种内幕信息,但是到了投标阶段,就有十几家供应商在竞标,D在第一轮的方案筛选当中,就被PASS掉了。
连三分之一的几乎都没有。
可见,就算了解了需求,给了方案,成交的几率也没有多高。
三、后半段
到了后期,节奏就比较快了。
呈现方案的重点在于,面对评审团队的时候,为了让评审们认为我们是“唯一”而不是最好,前期就需要做到:
1、了解竞争对手
2、修改的客户采购标准
3、屏蔽竞争对手的方案
这样的单,才有机会打下来。
(当然技术都有套路。)
如果前面大部分都做到了,而且客户也愿意跟你深入谈论更多细节,修改方案内容,那么离成单就不远了。
以上说的,这些还只是很简单的项目,单额可能只是10万-50万区间而已。
如果项目更大,那就还需要做更多工作,这里就不说了,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有兴趣私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