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篇不知道是什么文章吧,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随笔心情吧。
很喜欢大冰老师的作品出了一本都会很兴致的追起来,追书不追叔的那种。唯独有一本书有那么一章至今没读一直放在我工作的办公桌上很久了吧书没了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不是没时间,也不是不喜欢,而是我不敢读这一章,《好吗好的》里的将近结尾的一章台北的爸爸!怎么谈起来不敢去读呢看了大冰老师的微博里说道: 一般来说,孩子就是孩子,爸爸就是爸爸。爸爸陪着孩子长大。或许你这条小生命的存在,意义非常重大:你给了他一个机会,帮他长大。稍等,你真以为你爸爸是爸爸啊,或许他也是个孩子。他和你一样,也需要长大。我只看到了这些我不敢去读,因本人没读过不敢断章取义,也许内容与我想的并无任何关系,可我却没能用哪个勇气去接受这章文,我想我写下了这篇文会转回去认真的读这一章然后写下深刻的读后感跟检讨。
首谈我的父亲,我觉得他很伟大从17.8的岁数出来学习打拼,如今快到50岁的人仍在打拼事业吧,从而导致自己暴躁的脾气,从小每当老师要拿卷子找家长的时候我总会被握成一团,至今也会因为一些事吵闹不断,但在心里我却很在意很羡慕他的,爸爸也是一位孩子也会吃醋,也会生闷气的,男人是一个永远在长大的哺乳动物包括我在内的男人!说的可能很概论吧,其实想说很多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想我应该有勇气读一读这章台北的爸爸了!
我想要父亲的一句鼓励一个拥抱!虽然长大了成熟了但我也想当一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