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房子想起同族伯父张宣元
听父母说,我家过去有三间西房,三间南房,还有五间东房。祖父和祖母住西房,父母住两间东房,房前有棵香椿树。西房在我脑海没有印象,东房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老高老高的炕沿,炕上贴着花花绿绿的墙纸,记忆在晚上,刚钻被窝,看见一只大老鼠在炕上来回跑,怕它钻进被窝,把被子压得紧紧的。第二天,和父母说了晚上老鼠的事,他们说,老鼠怕人。我有些相信,还是害怕。
拆西房和东房时,我没有记忆。盖正房的情形,我有印象,那时我五六岁。听父母说,当时泥匠是大姑父,木匠是姨父,盖房所用的土坯,是妗子和姨姨还有母亲,她们三个女人脱的。
这里引出一句土话:脱结(取其音)。结,就是盖房用的土坯。脱为动词。工序是这样:前天晚上,将水倒在一堆土里,第二天早晨起来,将水浸好的泥,倒在木头做成的模子里,然后将泥倒在地上,晾干即成土坯。这种活儿,我小时候经常做,看似简单,实则费劲。首先用铁锹将浸好的泥,翻动好几遍才成。往木头模子里倒时,还要在模子里洒草木灰,防止泥沾在上面。
因为盖正房的主要原料,来源西房,就得先拆西房,然后才有盖正房的可能。
为什么要拆西房?原因有两个:一是房子旧了,二是地基低。主要原因是第二,这与我村地形有关,东高西低,一年四季,就怕夏天刮风下雨。一下雨,全村雨水都流到村西,院比街低,水自然流进院,房和院一般高,水又流进家,老鼠四处乱跑,有时鞋像小船那样飘着。母亲说,一下雨,她和父亲赶紧把风箱搬到炕上,风箱怕水,风箱坏了,不能做饭。那时还是土墙,水一浸,明显会影响房子寿命。
一到夏天,祖父和祖母整夜不敢睡觉,怕下雨。这么提心吊胆,还会遇到老天爷的戏弄,你睡下了,它下起雨,叫你防不胜防,有准无备。
居住的东房和西房拆了,正房一时盖不起来,只好暂住邻居空房子。祖母和三姑还有我,住在同族祖母有金奶奶家。有金奶奶儿子,名叫张宣元(1934年10月23日出生),是我同族伯父。宣元伯伯儿子,名叫张贵林(1960年8月27日出生),是我同族兄长。父母住哪儿?他们说,住在南房。
由此,想起一件往事。
伯父张宣元把祖上的房子卖了。什么原因?自然有他的理由,就是卖得“划不来”。过去有钱人家,大多将钱财用在建房置田上,甚至修建房屋时“做手脚”:把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埋在房子某个地方,连子孙都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怕子孙不孝,二给自己留条后路,晚年有些零花钱。
据说,伯父张宣元卖的那房子,里面就有这些东西。什么东西?众人不知。他老人家也不知道,只知道有东西,在什么地方?不知道。祖上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卖房时,一定要自己拆,然后再卖。事情不是这样。据同族伯父张宣元讲,他在房顶走了半天,在房子里也看了半天,就是没看出个所以然。于是,把房子卖了。
买主拆房时,我记得当时情景:尘土飞在空中,像是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有个下河北村人,印象特别深:人很瘦,异常精干,像只猴子,一会窜上房顶,一会站在地上指手划脚。一只手没有了,人们叫他秃手手。
后来听人说,买主从瓦片下取出许多银元,从梁上取走“一个金人挑着一担水”。这些东西,可以再买三个这样的房。具体情况如何,人们没见,只是猜测,只是传说。
总之,伯父张宣元后悔莫及!后来,他老人家走了。老伴刘林梅(1934年12月2日出生),为人言短,一生没有生育。同族兄长张贵林与他女人(张淑贞,1964年9月28日出生,同族伯父张旭良长女),种着几亩地,生一儿一女,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