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心事
妖舞酒
(一)
山村里重男轻女,谁家里没个男孩,在村里那是抬不起头的,迎弟的妈妈连着生了四个女儿,爸爸是村里学历最高的,念书到初二了,爸爸倒是儿子女儿一视同仁。迎弟8岁的时候,妈妈终于生了个弟弟。爷爷连着病了几年下不了床,一直吊着一口气,弟弟出生的第三天,爷爷安然去世了,垂危之际,瘦骨嶙峋,操劳一生,眼睛像是在坑里,皮肤像张揉皱了的纸,沧桑得甚至有些狰狞,迎弟不敢进去,只有村里年长的老人偶尔去屋里看看,唠唠,听说,爷爷走的很安详,回光返照之际,跟村里的老邻居说“老王家终于有后了”。
(二)
迎弟要上小学了,爷爷在的时候,老王家的女孩是进不了学校的,家里负担重,爷爷总说女娃是赔钱货。大姐二姐该上学的时候都没有上学,在家里干活,如今爸爸想让几个女儿都去学校读书,即使不能出个大学生也起码识几个字,大姐二姐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不愿意去了。
爸爸打算让迎弟上学,妈妈叹了口气,“家里的钱够交学费吗”,“那猪谁喂?”,二姐心直口快,嘟囔了一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迎弟才8岁,但心里明白家里的情况。一阵沉默后没有人再继续这个话题。
迎弟想上学,想地夜里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想,第一次听爸爸说想让他上学的时候,迎弟又惊又喜又怕,她以前可从没想过自己能去上学。学校是啥样啊?去上学了家里的猪谁喂?迎弟小脑瓜子里全是问题。迎弟生怕爸爸变了主意,但又不敢说自己想去,迎弟每天要砍猪草喂猪,现在家里添了弟弟,妈妈干不了重活,又到了秋收的季节,正是农活多的时候,这个时候说去上学,她可开不了口。
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爸爸最近没有再提上学的事,迎弟连着几天没睡着。
(三)
正是农忙的时候,爸爸却一天没在家,眼看着太阳偏西了,才看见爸爸匆匆回来了,手里拿着几张纸,郑重的说,“你们都大了,弟弟也有了,也该去学校上几年学,我不要求你们靠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里的情况,但是你们多学点能活得明白点”。爸爸拿出带回来的几张纸,“我今天去村里的小学,给迎弟报了名,明年盼弟也去上学,请学校的王老师写了你们的名字,招弟和想弟,不去学校也得会写自己的名字”。
迎弟又睡不着了,每天上完学跑回来来得及喂猪吗?上学她还没有书包?衣服都是原来妈妈的衣服改一改给两个姐姐穿,两姐姐穿完,到她身上已经面目全非了,同学们会不会嘲笑她?学校里的课,她能学会吗?迎弟翻来覆去,压着了旁边二姐的长辫子,旁边二姐疼得哼哼了一下,大姐睡得正熟,她们负担已经够重了,两个姐姐带大的她,现在刚能开始帮家里分担些,不但没帮忙,还去上学给家里增添负担。
要不,明天就跟爸爸说不去上学了,迎弟下定了决心。
(四)
一觉醒来,太阳高照,连日苦思,居然这么晚才醒来。大姐竟也没叫她起来,迎弟急急忙忙穿好衣服,屋里屋外都没人,“唉,大姐一定是觉得我要去读书,不愿意干活了”,迎弟懊悔的想着。
迎弟往自家田里走去,昨晚好不容易下的决心,现在又摇摇摆摆,心神不宁,差点走到水沟里。爸爸却不在,迎弟寻思还是先去告诉妈妈吧。田间的小路今天格外难走,迎弟有几次差点摔倒,上学和不上学的念头,像两个实力相当的高手过招,出招拆招几十轮还是没见分晓。
迎弟终于到家了,大姐从屋里走出来,今天大姐好像跟平时不太一样,“迎弟,来看看这个颜色你喜欢不?”迎弟还是呆呆的,像丢了魂,大家都在屋里,二姐看着迎弟的呆样笑弯了腰,二姐好像也跟平时不大一样,“迎弟,你还梦游呐?”二姐笑嘻嘻的说,迎弟脑袋空空的。
大姐说,“来看看这个颜色给你做书包你喜欢不?”二姐在一旁打趣道“今天晚上能睡个好觉了吧?”。妈妈还是那么温柔,招招手让迎弟过来试试她的新衣。
妈妈和二姐在一旁絮絮叨叨的叮嘱迎弟,大姐已经拿了针线给她做书包去了,幸福来得太突然,迎弟高兴的有点蒙,家人叮嘱了两大箩筐的话,记不住了,只隐约听到二姐说“去学校可要好好读书呀,你学会了,回来再教我们,还要好好睡觉啊,每天翻来翻去,一个小娃娃,想那么多,我们头发长得快着呢,别说新书包,等明年开学剪了能换辆自行车”!
(五)
迎弟眼里泪盈盈的,心里的两个小人不打架了,爸爸就在堂屋,“爸,我想去上学,我一定好好读书,给家里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