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教育书籍推荐单里看到了这本书的封面,一位身着旗袍长发披肩的女老师很是夺人眼目,《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这一简单而又生发意味的书名更是让我毫不犹豫地购回这本书。
在书中我开始认识这位全国知名班主任、知性美女教师李迪。透过朴实的文字,她向我们娓娓道来家庭、工作、生活中的诸多故事。她以智启智,以美育美,以美丽的姿态播种下最美的种子:以慧展现工作之美,以慧成就家庭之美,以慧绽放生活之美。正如李迪老师所说:“我将每一刻都当成修炼美丽的过程。”
1. 陪伴学生,享成长之美
作为“河南最美教师”,李迪老师认为教育本身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最美教师”应该让自己美美地活着,让身边人感受到我们因享受工作幸福而散发出的气质之美,让教育富有创造和美化的特质。用自己的美,引导学生感知美、了解美、热爱美、追求美,进而帮助学生成就美丽的人生。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音乐老师兼班主任,和其他老师一样,李迪老师每每想到那些问题重重、个性张扬的学生,也曾焦躁过、也曾抱怨过……在她意识到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用自己宁静、淡定的心去熏陶学生的时候,在她不再急功近利,不再只盯着竞赛成绩的时候,她忽然发现学生原来是那样可爱,自己的生活可以如此有声有色。写信是她与学生沟通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青春期的孩子情感细腻,这样的师生飞鸿,既能保留师生的面子,又能给予他们启发。李迪老师把阅读中吸收的知识融入班级管理中,她的生活开始变得精彩纷呈。课堂上无论是循循循善诱,还是巧言辨析;无论是迂回曲折,还是传递真诚;无论是以柔克刚,还是巧妙询问……都能让学生时而积极思考,时而恍然大悟。诚然,李迪老师阅读过的书籍,自然糅合到了她的言谈举止中,因此她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想起自己曾经写进演讲稿中的一段话:“我希望当孩子渐渐长大,回想起自己童年学习生活,忆起曾经教导过他老师的时候,能够记得春老师曾带给他的鼓励和希望......”
我总感觉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粒粒撒在他们心田的种子。这种子不一定晚上播种,早晨便能吐出嫩芽。但只要那种子是饱满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终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抽枝、开花、结果。面对教育,教育者需要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只求顺其自然,用这样的心态和学生交往,怎么会不收获来自学生的真诚的情谊?师生间的交往,一咏三叹、爱恨交加。但无论有着怎样的争执和冲突,都是以“爱”为主旋律。
许多人认为教师的工作太过琐碎,每天面对着孩子、课堂、教材、试卷…试问:哪一种工作不琐碎呢?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就不琐碎吗?每天存钱、取钱,面对陌生的顾客……医生的工作不琐碎吗?看到的总是病人痛苦的表情,忙起来甚至连上厕所都没功夫……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不要埋怨学生的问题何以那么稀奇古怪,就好像医生不能埋怨病人何以患如此奇怪的病一样。
2.相夫教子,享家庭之美
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在单位活色生香,在家里也能散发出温暖和光亮。在李迪老师智慧地经营中,丈夫支持、引领她的爱好与成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她用精心陪伴、尊重理解,成为孩子心灵的守护神。
看了她与丈夫关于“谁该承担家务多一些的”一个生活片段后,我颇有同感并深受启发。在中国传统习俗里,总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女同志不可能不工作。况且现在大多数男人是可以接受做家务活等事情的。我的爱人一直很体谅我工作的辛苦,也十分支持我成长。在家里,家务活儿之类我们俩也是根据所长各尽其责,但由于他有懒惰拖延的坏习惯,我却不能坦然视之。每当这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指责、命令,结果可想而知。即使去做了,也是不乐意的状态。从李迪老师的身上我更加意识到“天下事柔弱胜刚强”,夫妻相交尤其如此。女教师在外要有大女人的坚强和魄力,在家要表现出小女人的柔弱和情怀,才能更好地经营婚姻。所谓好女人对男人是一所好学校,就在于女人虽然柔弱,却可以很理智、很温情地去开导对方,而不能一味地任性、强势地去强迫对方。
3. 内外兼修,享生活之美
一场大病,让她懂得了呵护自己的身体。她为了实现“80岁时成为一个美丽、优雅、可爱的老太太,并依然具备写作、演讲的能力”这一远大目标,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拒绝无谓的比较、懂得接纳不完美、不争的心态是她享受幸福的源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她滋养心灵的良方——独处。
当一个人周围空无一人的时候,那叫孤单;当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喜与人相处的时候,那叫孤僻;当一个不论处于任何环境都能淡然处之,那才叫孤独,这才是独处的能力。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和别人在一起,我们总处于社会状态,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接近自然状态。孤独是自己走向自己。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交往应酬是一种能力,独处更是一种能力!社交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价值,但孤独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价值。
李迪老师说,一个人的独出能力非常重要,独处才可能反思自己,独处才可能跟自己的灵魂对话,找到更加真实的自己。沏一杯清茶,捧一本好书,沐浴一缕阳光,听一首音乐,让心灵沉静,让灵魂安稳,何不是最美的生活?正是在独处中,她发表教育随笔数百篇,出版十余部专著。
有一句台词这样说:“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一首新曲,一本书稿、一项成果,一次成长,这不都是独处结出的硕果吗?教师心灵的成长,是需要寂寞来成全的!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接触大量案例后发现:幸福的女人追求的是不断升华的自我,她们以智慧面对人生中所有的幸与不幸,始终面带微笑,一如既往地洒脱,不仅身体散发着迷人的味道,灵魂也充满了香气。
我相信有书籍的陪伴,有工作的充实,有榜样的引领,我希望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向美而行,不会错过人生的好风景。每一位真正热爱生活的女教师都会被幸福拥抱,每一位努力工作的女教师都可以修炼成灵魂有香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