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情,有时是最凉薄的东西。
十八岁那年,仿佛是我的一个坎儿,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不经世事的我难免有些措手不及,亲人离世、中考失利和乔迁。
乔迁本应是喜事,可是,我并不觉得,反而,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你和亲戚有债务往来,那么你们翻脸的日子即将到来。
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最邪恶的东西。它让你欢喜让你激动让你振奋不已,它让你悲伤让你失落让你坠向人间的地狱。
2.
十八岁那年,中国的房价体现逐渐提升的趋势,那时候三、五万还能买到一套两居室。我们一家三口原本挤在一间二十几平米的西厢房里。那间屋子冬冷夏热确实不太适合正常的人类居住,从四岁开始,我和父母在那间屋子一住就是十四年。爸爸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买一套宽敞明亮的两居室。
就在十八岁那年,一套便宜的两居室摆在我们一家三口的面前,家里却没有足够的钱,怎么办?
借。
这是爸爸唯一的办法。
爸爸跟我爷爷八千块,跟我老姑借了一万两千块,再加上家里仅有的一万两千块钱的积蓄,凑成了三万二买了一套二手两居室,我们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正房。
过户手续办完后的第二个月,中国的房价开始上涨,从此三万二买一套两居室已经成为一个传说。在楼市稳定的尾巴买上一套房,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可是买房所欠下的外债却带给了我九年的阴霾。
如果你没有经历相同的痛苦,便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痛苦到底有多痛。
3.
如果你欠了亲人的钱,你在他面前永远要矮三分。
这是一句真理,请铭记。
我是怎样体会到这个真理的呢?自从欠了老姑的钱,我的表妹(老姑的女儿)经常对我这样说:“姐,你还是留长头发好,不用总剪头,省钱,你家还钱也还得快些。”
“姐,你最近胖了,是不是吃得特别好,自从我家借了你家钱,我发现我家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
“姐,你一来我家,我妈就做好吃的,老像你吃不到好吃的似得,其实借钱的现在都是大爷,搞不懂我妈为什么总觉得你像受委屈了一样。”
我比表妹大四岁,表妹开始说这种话的时候十四岁,我只当她是童言无忌不予理会。可是我的内心却被她无形的伤害了。老姑生活富裕,不然也不会借钱给我家买房,表妹这样说无非是站在优越者的角度侮辱我—她的表姐,她的亲人。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表妹依旧说:
“姐,你家花销大不大,还钱难不难?”
“姐,请我吃冷面吧,就当还我家一部分利息。”
“姐,我三姑家的哥总给我买了好多零食,他家可有钱了。”
“姐,我二姑家的两个姐姐那么多好看的衣服,说以后都送给我,你怎么总穿校服啊,你家就欠我家一万二,至于这么省吃简用吗?都好几年了,还没攒够那一万二啊?”
“姐,你考上大学的话,我大舅还得供你念书,估计就攒不下钱了,你家还钱的日期还得往后延,到底还不还利息啊?”
“姐,你家的房子就不应该买,你看,卖完这么多年,你家都还不上钱。”
我想说:“你别叫我姐,你管钱叫姐。”
4.
表妹的不懂事恰恰反映了家长的态度。我的爸爸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就是说,我有一个大姑,一个叔叔和一个老姑。老姑是我表妹的母亲,也是曾经在长辈中除父母以外对我最好的亲人。自从我家欠了老姑家的钱,老姑对我的好,似乎也渐渐的淡了。
欠钱前她说:“帅儿,有事儿就找老姑,老姑啥都帮你。”
欠钱后她说:“做人不能指望别人帮,一定要自立。”
欠钱前她说:“帅儿,上学累不,有空上老姑家,老姑给你做鱼吃。”
欠钱后她说:“不要那么嘴馋,长大了要学会节省。”
欠钱前她说:“帅儿,考上大学以后姑供你,不要分心,好好念书,争取找个好工作。”
欠钱后她说:“有些大学生半工半读真的能培养独立性。做人,一定得要强。”
再看看其他的亲人:
大姑的独白:“我喜欢看笑话。”
二叔的独白:“不跟我借钱就好。”
爷爷的独白:“欠我八千块,啥时候还?”
这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穷人,注定卑微。
5.
我的爸妈都是老实的工人,爸爸每天白班夜班的倒,妈妈早就下岗,每天勤奋的打工,可我家却那么穷,存款依旧那么少。
在我看来,父母就是傻子,非常傻。
我妈下岗后,一直在打工,售货员、洗车工、冰果店库管她都做过。她挣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血汗换来的。我爸的单位从我十三岁开始就不景气,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经连续三个月没有开工资,我们三口人每天以挂面咸菜度日。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我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在全家老少欢度节日的时候,爸妈用省下来的钱给爷爷奶奶买吃的、穿的,给我们这些小辈买零食,妈妈甚至在辛苦工作之后还要买来毛线为我的表妹织毛衣、毛裤。
我问他们:“爸爸妈妈,我们的日子这样苦,为什么还要付出那么多?”
爸爸说:“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亲人和亲人之间不应该计较得失。”
妈妈说:“你爸是长子,长子就应该有个长子的样子,能付出多少就要尽全力付出多少。”
我说:“也许他们都不领情的。”
妈妈说:“不会的,亲人是有骨血关系的,到什么时候都是亲的。我们家欠你老姑家钱,给你表妹织毛衣、毛裤也是在还人情。”
那个时候的我,对他们的话似懂非懂,总是觉得他们这样做好累好累。
6.
为了尽早摆脱贫困,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去南方就业。工作一年后,终于把跟老姑借的钱还清了,连本带息一分不少。
可还钱的场景真的是有些尴尬。妈妈亲手将包得好好的钱递给了老姑,老姑接过钱,看都没看一眼就扔给了表妹说道:“不是想买个LV么,加上这个钱应该够了吧。”
表妹打开包着钱的报纸,数了三遍,说道:“这一万五千块钱现在看起来都不值钱了,数起来真没质感。”
妈妈听到这句话,脸色变得铁青。
我扯了扯尴尬的嘴角说道:“看来,这些年我妈给你织的那些毛衣毛裤都白织了。”
妈妈惨淡的笑道:“从此以后,债清了,至于情,我问心无愧。”
我知道,她的心在滴血,在滴血。
7.
从那以后,我们家与老姑家很少来往。老姑在吉林开了三家药房,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听说,她每次回家乡都会给家里人带好多好多的东西,唯独没有我和我父母的。
我不怪她,也不怪表妹。如果当初老姑没有借钱给我们,也许我们家永远也买不起房,那间阴暗潮湿的西厢房也许会葬送爸爸的健康,说到底,我们本该谢她。
亲人之间有了债务关系,往往会导致亲人之间形同陌路。哪怕你连本带利还清了债务,哪怕你时刻记得债主的恩情,你也无法摆脱亲人背后的猜忌与鄙夷。
有些东西,欠了,就再也无法还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