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我们有个根据地,在外面跑的累了,馋了,想喝酒了,到根据地啥都有了。根据地的领导永远微笑,他好像会魔法,在他手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管是吃是住,呵呵一笑,一切都妥当了。去了就不想走,冬天天冷,晚上就一起挤到单人床上,夏天天热,就在地上铺凉席或硬纸板,也能舒舒服服睡。
根据地在当年县城南城关乡政府三楼,根据地的领导海哥英俊、大气、稳重,话不多,说出话钉是钉铆是铆,从来没有折扣。每次放假,第一件事就是到根据地报到,报了到心里就踏实了,有时骑着车风风火火赶过去,还能见到伙计们已经在那里坐着抽烟喝茶了。
不管到根据地报到是什么时候,哪怕是早上六点,中午饭也一定是在根据地边上的饭馆吃。有两个菜印象很深,一个是西红柿炒鸡蛋,另一个是炒豆腐,百吃不厌,实际上很多年后再回到老家,到小饭馆点这两个菜再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如果是早饭,一个人要吃两个馒头,吃少了海哥不同意,“哪儿有这里,吃一个哪够?再吃一个!再吃一个!”
假期里要找同学玩,什么时候找都找谁都约着谁一起找,基本上都是在根据地商定,海哥如果有时间,也基本上一起前往。爬闯王寨、去找乐哥民哥、找怀向,海哥都一起去了。印象最深是去找怀向,夏李过去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路上有时还有小河沟,每次过过沟沟坎坎,都是海哥帮着把车子搬过去,海哥的大哥风范,当时就显现了。
后来毕业工作后,根据地去的少了,但是在老家有什么难题,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根据地的领导,我们的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