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可以在任何地方种菜。
我爹身为一个老农民,到西藏旅游的时候,看到海拔4500米的当雄大草原,叹了口气发表了重要指示:这么多空地怎么不种菜……
他去新疆克拉玛依玩儿:这么多空地怎么不种菜?
珠峰大本营,这么多空地怎么不种菜?
他要是去南极还说不说这句话呢?
也是神奇,他说过这句话的地方,没过几年果然就有人开始种菜了。
天气太冷,没关系,咱们建温室;土地太贫瘠,没关系,咱们改良;缺水,没关系,咱们用节水灌溉;火星上也是可以种菜的!当然那是美国人科幻片里的情节。
有一次他要去看大熊猫,我坚决制止了他想在大熊猫保护区种菜的想法,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这是我家老一代农民年轻的时候(左一)
最近菲律宾猴子简直是不叫话,南海那些岛,给你你能拿去种菜咩?
在很久远的过去,中国人种菜的天赋就已经满点,尽管苦一点累一点,古代世界中国人毫无疑问是最会种菜的民族。
中国很早很早就懂得蓄粪获得氮肥和磷肥,会使用草木灰作为钾肥,还会育苗移栽、嫁接等等农业技巧。尤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国人在对化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居然能够掌握利用豆科植物根瘤菌固化氮肥的技术。古代中国人就掌握了芽苗菜的栽培方法,会生豆芽菜吃。毫不夸张的说,因为这个,中国人的餐桌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丰富。
我小时候,农村里基本上还是最原始的一套蔬菜栽培技术。
首先是催芽育苗,用滚水烫种子,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发芽。这样蔬菜可以在温暖的地方读过幼年期,一旦气温上升,就可以立刻开始在大田里茁壮的成长。
然后是定植、管理。施足够的底肥,将育好的幼苗定植在大田里,除草除虫浇水。
最后是收割。对成熟蔬菜要做到物尽其用绝不浪费,能够燃烧的秸秆不能留一点点在地里,要拿回家作为燃料。烧过的草木灰回到田里,提供丰富的钾肥。
就是这种精耕细作、物尽其用,养活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你以为14亿人口是买彩票中的啊?
古代的时候,中华文明区也是有很多不毛之地、化外之邦的。当时确实种不出来蔬菜。
我以前是个边防军人,在青藏高原的边境线上呆过不少年头。那时候每到冬天,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新鲜蔬菜。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吃到新鲜蔬菜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但是边防上就是那样的。各种现代蔬菜保鲜技术,面对大雪封山的漫长冬季,都显得力不从心——有复水蔬菜,真空冻干的,就是方便面里面那个蔬菜包。怎么说呢,这东西吃时间长了,你会想去死。
冷冻蔬菜是不现实的,一旦化冻就成了一滩泥。罐头蔬菜吃起来一股浓浓的防腐剂味道,我宁愿去吃僵尸。漫长的冬天为了防止败血症,只能啃维生素片,吃到后来,看到绿色的东西就想上去啃。
我永远忘不了开春以后,冰雪融化,吃到的第一顿新鲜蔬菜的滋味。
我相信南海的弟兄们也有过这种体验。
虽然现在我已经退役了,南海恐怕也不会真打起来,但是如果需要我,我还是可以助一臂之力的:我可以为守岛的兄弟们种菜。
有一次给我边防上的战友打电话,他们说海拔5000多米的哨所上,都能在冬天吃到新鲜蔬菜了,简直让我这个老边防人热泪盈眶!他们是在PC阳光板的温室里,采用基质栽培种出来的蔬菜,冬天虽然不能说敞开肚皮吃,至少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蔬菜了。
南海这个地方,也是孤悬海外,高温高湿,缺水,最要命的是没有土壤。想要种出蔬菜来,还是要想点办法。
我们可以用保护地基质栽培的办法,低成本的种出足够守岛官兵吃的蔬菜的。
先上两张图你们感受下:
这是地面槽式有机基质栽培。
这是管道浅液流水培。
这是槽式深液流水培。
这是墙面立体水培。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栽培方法有个共同特点:不需要土壤。南海都是岛礁,是用海沙吹填出来的地方,这种沙子是根本没办法种菜的。里面盐类含量过高,几乎没有腐殖质,沙子的保水能力也太弱,即使是万能的中国人也没办法了。
走进无土栽培的世界,就等于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刚才看了,有种在墙上的。
还有种在管子里的。
池子里的。
天上的。
浇水方面,南海每一滴淡水,要么来自船运,要么就得靠淡化,雨水太少不够种菜的。水的问题不解决,就算解决了土壤问题,也是没办法继续。
我们可以用各种节水灌溉。
咱们可以用滴灌。用塑料软管精确的向植物的根部直接滴水。
这种灌溉方法,用水量仅仅相当于普通灌溉的5%,还可以有效控制大棚、温室里面的湿度。化肥也可以溶解在水里,直接灌溉到植物根部,防止肥料的浪费。
现代中国农民种菜的能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即将做到“种遍全球”。实际上南海岛礁上面已经有了蔬菜种植,就是使用的最新现代化蔬菜种植技术,守岛官兵已经能够随时吃上新鲜的蔬菜。
说句实在话,现在的守岛、守边防官兵,真的是赶上了好时候。我在边境线上的时候,确实对这些技术闻所未闻。我手下有个班长,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在矿泉水瓶里成功的种活了一棵小白菜,冬天里整整绿了一个冬天,虽然面黄肌瘦,但至少是活的,跟我们边防人一样,再苦也得守下去。
我们吃饭的时候会把这棵小白菜摆在餐桌的正中间,啃着复水蔬菜,想象着新鲜菜的滋味。
求小白菜的心理阴影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