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早收到一条简信,其内容大抵是:自己追星,但父母和朋友都不是很支持,问我要怎么办。
于是索性我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不反对追星。
我的逻辑告诉我,这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而既然利弊皆有,那么便没有对错之分,自然也谈不上要反对。
甚至我一直认为娱乐是刚需,精神偶像更尤其应当存在。因此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我都不会持反对态度。
而市面上那些引人惊醒的各种追星问题,其实也并不是因为追星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因为那些过激的追星方式和人群。
所以与其说是追星行为毁掉了她们,不如说是她们辱没了追星二字。
当今时代,物欲横流,那些不能危及你生命的其实都不能毁掉你,能毁掉你的只有你的自制力。
于是在此,我们便来说说,关于追星,你该知道的几件事。
1.所谓追星,就是在pick期待出现的自己or理想型。
细想我们喜欢的那些明星,他们身上一定或多或少都有着我们所钟爱的特质。
可能是对梦想的拼搏,可能是对职业的付出,也可能是对世界的善良。
总之他们身上一定至少有一方面是我们想要做却一直没有做到的,所以我们才会pick。
然而值得深思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即:为什么你默认了自己做不到而把期待寄予了他人?
你有尝试过吗?你为你的理想做过什么吗?你还记得那个茫然无措但斗志满满的自己吗?
如果你记得,不妨试着列出你喜欢的那几个明星以及他们最吸引你的特质,然后归纳总结其重合的地方,那就是你接下来要做的事。
2.任何明星的人设都伴有专业的运营,别太当真。
近年,许多明星都遇到了人设崩塌的状况,其所拥有的粉丝团体也大呼接受不了。
那些在人设崩塌前四处安利的粉丝,在崩塌后一部分心灰意冷地退圈,一部分自寻烦恼地澄清。
但其实,任何明星的人设都是团队运营的一个炒热度的能够凸显商业价值的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来自其所拍摄的影视作品或综艺,而并不能真正代表他们生活中的模样。甚至会有不少明星为了维持人设而说假话。
譬如前段时间大火的流量小生胡一天,就曾在《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播出后向记者表示过自己喜欢陈小希那般的女生,并和沈月传出各种甜蜜花絮。
然而在近期出现的约炮门里,他却向女主说明:“都是做给观众看的”并约会了网红脸式与陈小希完全不同的女主。
可见人设的不可信性。
明星人设就是水中花镜中月。认真,你才输了。
3.对明星的资金和时间投入量应始终小于对自己的投入量。
自从好多年前一个姑娘为追刘德华倾家荡产甚至导致父亲跳楼后,为偶像花钱就成为了众多家长和子女之间一条跨不过去的鸿沟。
但跨不过去是真的,阻止不了也是真的。
至少我就曾亲眼见过我的大学室友是怎样一天只吃一个馒头来节省生活费攒钱去看演唱会的。
而假定人的精力和现有的资金是有限的,那么你对明星付出越多的资金和时间,你对自己的关注和投入也就相对越少。
最可怕的,也莫过于你为她们付出了整个青春,但是她们却根本不知道。
高级的追星应当是提升自己去站到他身边,而不是挤在人群里、埋没在购买榜中,这很不值得。
4.追明星的技能与态度要优于追明星的同款和生活。
直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女明星开始在直播上介绍自己的护肤秘籍、化妆品、包包以及各种各样的衣服和首饰。
而凡是被po过的那些产品,总是能在瞬间提高购买量甚至卖空。
然而在疯抢后,愈来愈多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例如护肤品不符合自己的肤质,同款衣服不是自己的风格等。
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普遍认为明星的就是好的,而不明白: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那些高昂的化妆品未必真的能打造水光肌,甚至因人而异地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而那些爆款热卖的衣服,你也真的未必能穿出同款效果。
当然这还是好的,更糟心的是,有另一部分人已经过于狂热地开始追踪明星的生活。
她们别车,驻守在明星下榻的酒店,神出鬼没地给自己带来危险,给他人带来恐慌。
而相比于这些,我的一个朋友则近乎完美的示范了追星的正确打开方式: 彭于晏每开启一项新技能,她就去学同样的一项。且即使在工作中,她也把彭于晏的敬业和努力学习的淋漓尽致。今年,她刚刚开了自己的工作室。
她在追逐明星的时候从来没有忘记过追逐自己。相对于那些get同款、打扰人家生活的低端行为,她一直在观察明星的技能与态度,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成为了能够被欣赏的人。
因此同款也好,生活也罢,它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你的并将持续的无法属于你。而只有那些学习到的技能,付出的努力以及处世的态度才会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增值并成为你的财富。
5.追星本无罪,但过度惹人嫌。个体行为,群体买单。
昨晚上B站时,看到弹幕上两三家粉丝在互撕,其中几条弹幕夹杂在其中,显得格外显眼。它说:“大家理智一点儿,XX确实有许多不足,但他会成长的,不要互撕互踩。”
这句话几乎让我在一瞬间就增加了对该明星粉丝结构的好感度。
我们时常说“脑残粉”,其实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追星时趋于盲目。在她们眼中,爱豆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完美的,你说我偶像一句我就要骂你眼瞎。
但人无完人,世间只有尽可能完美的事,哪有真正完美的人呢?
这些人无脑的偏爱,不仅会败光该明星的路人缘,也会直接导致许多人对整个粉丝群体的偏见,近而造成文章开头所言的对追星行为的不认同。
她们在实施极端个体行为的同时,已经被迫使得追星群体买了单。
结语:
利弊相当的行为不应该被完全否定,但是最终属利还是属弊却值得深思。
有一个精神偶像是件幸事,可能否对待得当却因人而异。
如果你正在追星的路上,我不想阻止你,但你应该要考虑清楚上面的这几件事。
愿你在追别人的路上,也不要忘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