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梦的解析,东西方都有不同的理论 ,我国有周公解梦 ,西方有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派对梦的解析和 个体心理学派对梦的解析 。
不少国人喜欢周公解梦 ,通过对梦境的解析来知祸福 ,并寻求逢凶化吉的方法 ,期待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
弗洛伊德学派认为梦具有某种被科学理解的意义 ,弗洛伊德强调梦主要由隐喻和象征构成,梦具有预见性、不连续性、荒诞性等特点。梦是一种愿望达成,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他引用大量的梦的例证证明梦的意义在于愿望的满足。他指出,使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可用以维持精神的平衡,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睡眠不受干扰。弗洛伊德多次进行自我实验,他故意吃很咸的食物,控制饮水,在口渴的状态下入睡。晚上梦见喝水,痛饮甘泉。他从梦中醒来确实想喝水。梦中的喝水可以缓解他的渴,他就不用醒来,睡眠得以保证。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方便的梦”。弗洛伊德认为,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梦,本质上都是愿望的达成。《梦境与潜意识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观点 。
个体心理学则认为,梦是我们在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生活的意义 ,他可能也有利于我们生活方式的构建和实现 ,比如当我们睡觉时,我们仍和现实保持着联系 ,比如我们睡觉时为了不让自己摔下床,会做出各种动作,这也证明梦是和现实相连的 。在梦中我们是独立的个体,现实中的生活压力和社会的要求对我们的影响都被降低 。梦的目的就是想办法解决我们现实生活遇到的问题 。做梦也是为了加强我们生活方式的支持 ,是在保护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被现实和常识所威胁 。生活方式决定了梦的内容 ,可以激发人们形成有利于自己的感觉 ,一个人在梦境中体现着他的人生态度 。梦有自主选择的能力 ,梦中的情景也会选择符合人们生活态度的事情 ,在梦中我们面临困难时 ,表现出的是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解决办法 。个体心理学治疗的目的是加强个人应对生活的勇气。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梦境会发生改变,会让人积极自信 。我们必须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合作能力 ,让他真正融入家庭中 ,避免他将兴趣放在其中某个人身上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是一种对梦的看法 。说明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