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我:安妮,是整理师,也是职场妈妈。有一件叫做“小核桃”的小棉袄
她:小核桃,快三岁的小人精。处于秩序敏感期,爱好给玩具排队
作为职场妈妈,我非常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所以下班后,我尽可能会花时间陪伴孩子,拼图,连线,涂色,磁力玩具,轮番上阵。
某一天,在与小核桃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我突然欣喜地发现:天呐,原来当整理的思维成为一种习惯,它竟可以无处不在!
拼图就如同整理
那天,小核桃想玩拼图,这款拼图的片数有点多,对她而言,需要我的帮助才能完成。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比起简单粗暴地告诉她,应该拼在哪,我更希望慢慢引导她,让她自己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于是,我倒出所有拼图,边说边引导她做。
我们先把所有所有拼图都摊开,有颜色的一面朝上;然后我们把颜色相近的的放到一起;
现在我们看着图片,先拼紫色的部分,找到特征最明显的一块以这一块为中心,找到与之关联的拼图,一块一块向周围延伸
说完这些,我突然发现,这一过程,不正像极了陈列式整理中的四步骤吗?
摊开,分类,筛选,固位,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只要多加练习,复杂的拼图也不在话下。
同样,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能享受玩中学的乐趣,慢慢形成整理的思维。当整理的思维,渐渐深化,变成她的习惯,也将会对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孩子整理教什么
想到这里,我回想起小核桃出生后,我穿梭在各大育儿群里,常常会看到妈妈们抱怨,自己的孩子喜欢乱扔玩具,刚收拾好又一地狼藉,地上就像被打劫过一样。
其实,我也曾经历过这样令人抓狂的阶段。
现在,遇到这样的家庭,我通常会从专业的角度,建议父母们改变儿童物品的摆放位置,限定物品空间,打造适合儿童的收纳陈列等等。但渐渐的我发现,比这些外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耳濡目染整理的思维,这才是养成习惯的基础。
试想,如果一个人用完物品,从来不会及时复位,那么给他一个再整洁的房间,总有一天,也会变得乱七八糟。所以收纳陈列的改善,是一个外在的载体,它的意义在于给主人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用美好的环境,从外在影响主人,唤起他内心对秩序感的追求。
这一来自内心的基石,是我们真正需要去帮孩子建立的。
整理是最重要的小事
有一天,我正在陪小核桃涂色,我留意到,她每次从笔袋拿一支笔出来,就一定要把笔袋拉链拉上,要换个颜色时,就打开笔袋,放进之前的蜡笔,再拿出一支新的,最后拉上拉链。
这套动作,一个步骤都不会落下,涂个色,笔袋来来回回要拉七八次。我本来寻思着“她也不怕麻烦吗”,后来一想:嘿,这不就我们整理中常说的“复位”吗?
你看,孩子总能教我们很多,即便可能由于年龄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尚处于秩序敏感期,但作为一个整理师妈妈,看到这个场景,还是非常欣慰的。
我们成年人,总是想做大业绩,接大单,渐渐地觉得小事不重要,回家衣服随手一扔,钥匙随手一放,等出门的时候,却找得焦头烂额。而孩子却是那么简单,把每一件小事都看得重要,都会投入地对待。
所以啊,如果想要孩子养成整理的好习惯,父母们,也请把整理看成是最重要的小事吧~
陈列式整理术创始人Mrs周说“整理不仅仅是叠叠放放,需要用陈列的方式做整理”。同样,整理也不仅限于整理,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多蕴含着整理的思维,等着细心的你去发现哦~
作者:安妮
来源:收了纳个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