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维】

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给五岁的孩子说“诱因”

好几个人尝试了,甚至演练也没说明白,勾起了我尝试的兴趣。然后有了我跟6岁半女儿的对话——

:宝宝,我跟你说个词,“诱因”

:好,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了?

:你说我就知道了

:那什么意思你跟妈妈说说

:不知道🤷♀️

:就是诱惑的原因、因素

:什么意思

:例如说,宝宝你很在意早睡对吧,然后你准备睡觉了,可是宝宝在你旁边刷手机,然后你心里就惦记着想看手机睡不着,然后琪琪(隔壁小孩)来找你玩,你就彻底不睡了,跟她玩了,琪琪和爸爸就是导致你不能早睡的原因,他们俩就是诱因

:哦,就是他们影响了我

总结:

类比思维让我想到润总说的高级的智慧是打比方,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去打比方,背后是既可升维又可降维以及强大的链接的能力。

观察生活中我们成年人用的很多的场景是跟孩子沟通,因为只有把内容转换成孩子认知的东西他们才能理解,而告诉ta“长大就知道了”,是最伤害孩子好奇心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