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三十多岁了,已进入了所谓的而立之年,可是,我什么也没立,没有钱,没车,没房,没有权,没有作为,没有家庭,光棍一个。
从小到大,好评率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像我这样的,人人口中好评的听话的好孩子,中规中距,绝对服从安排的好孩子,我竟然也没有混出个样儿来。我对做个听话的孩子的正确性,表示深深的怀疑。
孔融让梨的故事教会了我要学会谦让。凡事让别人,好东西给别人先选 ,吃的喝的,就着别人,脏活,累活,别人不干吗我来干,没关系 ,吃点亏是美德。
卧冰求鲤的故事教会我,要如何如何用尽我所能的孝敬父母,维护父母的面子,即使是自己没有很多钱,我也会想方设法的给父母准备节日礼物,给父母发红包,哪怕他们比我富裕多了。只为他们出去有面子。
小时候守家规,父母说不能干的事,我绝对不干。上学候守校规,老师说不能迟到,我基本从没迟到过,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无条件服从。成年后我守国法,违法犯纪的事我一件也没干过,连闯红灯都极少。像我这样的人,我觉得对我有过教育的人,应该是没有失望的,因为我真的很听话。
可是我这么听话的人,也一样一事无成。
昨天儿子跟我讲,人有三大判逆阶段,这让我很吃惊,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能跟我讲这个。
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妈妈,我曾经在一个节目中看到这样的说法,人从出生到老会有三个阶段会叛逆,幼儿叛逆,青青期判逆,还有一个什么来着。。。”
“成年判逆。”我补充到。
“是的,妈妈,你怎么知道的?我是想告诉你,如果哪天我脾气不好,对你发脾气了,那有可能是我的叛逆期到了,你不要跟我计较啊。”
我笑了,这是在跟我打预防针。他不想伤害我,希望我能理解他。
人有三个阶段的判逆,每一个判逆期对应的其实是一次父母的关注与陪伴,而我现在三十岁了,却一个判逆期都还没有发挥,我感觉太遗憾了。因为我的不叛逆,所以我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疼爱与重视,我觉得自己在耿耿于怀。
成年人了,判逆还来的及吗?当然,我没有说去干杀人放火的违法事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一点自己能承受的,可以放飞自我的事情,偷着乐一下,感受感受叛逆的滋味没有人说不可以。
我尝试了以前不敢干的事情。对父母说我以前不敢说的话。我还准备向他们借点钱,以前从没开过口,因为我也没有太差过钱,所以他们觉得我条件还可以,觉得我不需要他们帮助,照顾。
我想试试做个坏学生,以前老师是圣旨,说一不二,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没有不完成过,哪怕完成的不好,我也要完成,现在我想在课上不做作业,我不交作业,这个星期我就没有做作业,没有跟谁做对,我就是不想做。
以前走哪儿人人夸我有礼貌,对谁都和善,即使我不高兴,也会笑着跟人打招呼,凭什么我要这么装个笑脸来打招呼,爱打不打,想说话就说话,不想说话就不说,你爱喜欢不喜欢,不喜欢我算了。
我准备带儿子去做点什么坏事,比如小恶作剧什么的,但是现在还没有想好。如果有人打了他,我想对他说,打回去,或是偶尔小小的欺负别人也没啥,我不希望我的儿子跟我一样,一辈子戴个听话的好孩子的帽子,感觉偶尔不听话就对不起别人,压的自己没有了棱角。
刚才我还在想, 我是不是可以突破一下自己,选择一个以前我不敢选择的小男朋友,没准 他除了年龄比我小,其它的各方面格局还比我大呢,没准他对我好,我能收获幸福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