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概括
《种出一个地球》这一部科学纪录片,其大概内容可见其名字所述,讲述的是地球如何从最开始的很多碎石,形成一颗大火球,最后变成我们现在的地球,以及地球的运转方式。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本来只是一些碎石和一些元素,比如金属或者石头,就如同在宇宙中的一片散沙。科学家们使用放置于真空状态中的咖啡粉来描述地球这时的状态。到了后来,由于正负电荷的影响,一些相聚比较近的石头被粘贴成一个个球状,做些球状的石头,后来再合并再合并,形成了与我们今天形状相似的地球。当然,现在的地球和当时的地球是不一样的,当时的地球只是一个炽热的火球,虽然名义上是一个星球,但是并不适宜任何现有生命生存。其表面充斥的只是一些滚烫的岩浆和冰冷的石头。到了后来地球慢慢降温,重的物质向下沉,形成了地核,比如一些重金属,而轻的物质向上漂浮,形成了地壳。
最初的地球非常不稳定,而且太空中的小陨石对地球也不是很友好,时常碰砸到地球上。虽然这使地球上有了千疮百孔,可是陨石上的冰也使本来炽热地球的表面降温了,形成了积水,最终慢慢变成了海洋。
可是虽然形成了海洋,此时的地球也只是一颗荒芜的,没有任何生机的地球,这与其他星球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地球上有一些从外太空上看似水洼的海洋。地球的表面也被一层有毒气体充斥着,这导致地球上不能形成任何生命。
可是在这看似荒芜的星球上,海洋中却慢慢生出了一些紫色与绿色,这又是什么呢?难道是水变质了吗?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是的,海洋中呈现出的紫色与绿色,正是一些藻类,这些藻类由于地球的特殊原因而得以存活。而地球的特殊原因正是地球所处于太阳系中的位置。可以说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不远不近,刚好造就了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的可能,这些藻类首先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也是出于自己生存的本能,开始慢慢腐蚀和吸收地球表面的有毒气体,这种藻类可以说是地球上第一个生物,也可以说是让地球上有生物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然,也不仅仅是这种藻类帮助地球消退了她表面的毒气体,雨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来在地球上有非常多的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向天空走,形成了雨云,又下雨,可是这些雨水还没有落到地上,就全都又变回了水蒸气,因为地球本来非常的滚烫,到了后来地球慢慢冷却,雨水也就能够下到地上,最终形成了水池,这些水池相互流通,形成了河流,河流带着雨水在地球上到处奔腾,就这样一场一场的雨,下了下来,把天空慢慢洗净了,这就好比我们当今,有些时候空气质量很差,一下雨,空气质量就变好了,而,当时的雨水,可是下了几千万年,几百万年才真正的使地球的毒气层慢慢消退。
于是到了后来地球表面的有毒大气层开始慢慢消退,这些早类也慢慢进化,成为了远古时期的鱼和一些植物以及动物。
可是如果只有一个地球,那么地球的运动规律会非常的不稳定,可能会到处乱晃,或者到处漂游,如果只会到处漂游的地球,也不是我们现在的地球,所以肯定是有什么东西或者什么引力在影响着地球的运动,而影响着地球运动的星球,正是太阳,月球。正是因为太阳和月球的影响,地球才能像当今这样运转,当然,地球最初的运转方式和现在也是有一些小差别,月球本来是由地球的碎片形成的,所以本来离地球比较近,这样对地球的运转就有一些影响,到了后来由于别的星球的影响,月球慢慢离地球越来越远了,这才让地球与现在的运转方式保持一致。
概括PS:
上述的纪录片概括只是我对此纪录片的整理,作者的本意与我整理的是否相似,请大家自行观看,并且自行理解。当然,作者的讲述口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微缩地球,并不是以我这一种复述事实的口吻。再在此纪录片的第二集也讲述了创造宇宙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宇宙真正的运转方式。不同的恒星,不同的行星,不同的星云,相互牵制,最终造就了我们的这一个宇宙。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宇宙中不仅仅有恒星行星和星云,而且还拥有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使宇宙能像现在这样运行,而不会成为一盘散沙,可以说暗物质和暗能量就好比是某种引力,使各个星云能相互牵制,而不是每个恒星,每个星云都毫无规律的运转。可以说,如果没有暗物质,那么我们的宇宙也将不复存在。
我对本纪录片的理解和疑问
看完了此纪录片,所以说我还是颇有理解的,因为本片不仅仅让我更加了解了宇宙的发展过程,也让我对地球本身有了更多了解。当然,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我也是有一些疑问的,在事后或者在想到问题之后,我也对我的问题进行了回答(这些问题也有些是我的同学提出的,我认为非常有价值,所以放在这里)。
1.纪录片里说地球上表面本来有很多毒气体,由于某一些植物使得气体消散了,请问,在有毒气体的环境下是如何生长出植物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是,由于地球本身的环境就是被毒气环绕的,所以所产生的植物也只是在海洋中的一些藻类植物,只需要阳光即可存活,是由于毒气体的缘故,阳光并不能完全的射入海洋,使这些藻类完全存活,所以这些植物就慢慢进化,有了一些新的可以使自己存活的方式,就是吸收有毒气体。因为这样能让他们补充到更多阳光,所以这些植物就因此而生长了。那么为什么这些藻类可以在有毒气体下生存呢?我认为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植物并不会受到毒气体的很多影响,因为这些藻类植物都是生活在海中的,一般所需要的只是阳光,所以这些有毒气体其实对他们是似有似无的,因为这些有毒气体对他们本身是不重要的。
当然,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引申出别的思考,比如为什么最开始的生命是在海洋中,而不是在陆地上呢?这是因为,当时的陆地上可以说是一片荒芜的,而且地球中最先出现的有机体也是在海洋中,这是因为本来天空终于有毒气体,这让太阳光不能完全的射进地球,而且,有毒气体也导致氧气非常少,可是虽然看似有毒气体有很多坏处,但是有毒气体也对我们的地球产生生命有所帮助,因为正是因为有毒气体的原因,才能在空中在没有酝酿氧气的情况下酝酿了一些有机元素,这些有机元素跟着雨水落到了地球,汇进了海洋,于是就这样在海洋中产生了一些简单的生命体,主要是一些细胞或者病毒病毒,一附于细胞上,也就是寄主和寄生虫的关系。
后来这些细胞和病毒慢慢进化,形成了类似今天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也就从一些简单的生命进化,为了增加复杂的生命体。
2.地球所组成的物质真的只有纪录片儿上那个人所说的那些吗?真的是由他所说的那些物质组成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见解是:纪录片中的那位科学家所提出的需要组成地球的物质,肯定是不完整的,我想他所说的需要组成地球的物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且就算他所说的物质能够组成地球,这些物质本身也是与地球不同的。比如说在另一部纪录片中所说,一个人可以由某某些元素,某某些元素组成,虽然你可能真的和这些元素的组成方式是一样的,没准这些元素混合之后和你的体重都是一样的,你的组成仍然是和他们不同的。因为至少你是有机物,而他们却不一定。
3.如果地球也没有引力了,会不会像视频中的咖啡粉一样,地球会分散?
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的讨论价值不是很大,因为他的前提是假如地球没有引力了,可是这个前提会实现吗?很明显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是肯定不会实现的。至少可能性基本为零。
当然也或许有一些讨论价值,就是如果没有林立了,真的会分散吗?其实我认为是不会分散很久的,因为如果只是地球没有引力了,其他星球都有引力啊,那在这么一个情况之下,也许分散的状态就不会持续很久,我认为地球所遗留的碎片很有可能会成为更多的小行星,而月亮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也许会拥有几个卫星。
4.为啥地球上有那么多物质,制作微缩地球使用的材料却很少?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是:因为地球上有很多物体都是由这些物质组成的,虽然组成结构和组成方式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是有很大的关联的。就比如水,虽然水看似和氢氧这两种元素非常不同,可是从化学的角度来定义水就是由氢和氧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地球上的所有东西基本都是由一些比较普遍的元素组成的。
5.陨石里面就是有一一些冰,陨石撞到地球上给地球带来了水,那撞到地球上的热量了为什么没有把冰融化了呢?
这是因为小行星,虽然撞击地球会产生热量,可是产生的热量并不能把小行星上带有的冰全部融化,小星星上的冰没有完全融化,那么就肯定会有一些落到地球上,并且最终变成水。当然,就算小行星上的冰完全融化了,冰融化了之后,也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变成了水蒸气,当时的地球可以说是一个温室,因为大气层中充斥着有毒气体,就连太阳光都不一定能射进来,所以地球内的气体也不一定能逃出地球,所以就算冰融化了之后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在遇冷之后也会又形成雨,最终滴落到地球上。
6.陨石冲击出的坑为什么会比他原本更大?
就是因为陨石在冲向地球的时候,会有一个加速度,陨石撞向地球的时候,,不仅仅是一块石头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冲击力的问题,所以在考虑某物撞向某物的时候,不能只考虑物体的质量或者大小,也需要考虑冲击力。
我认为这部纪录片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首先他开始让我思考一些,我从来都没有思考或者没有仔细思考的问题。比如说我以前从来都不知道到底地球是如何形成的,或者为什么在有毒气体的环境内仍然会有有机生命?些问题我虽然也想过,可是没有细想的,这些纪录片不仅让我又回顾起了这些问题,也让我真正的考虑了,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当然,我的同学也对我有很多启发,就比如杨栋烨,他提出的为什么小行星的撞击地球之后所产生的热量不能使水消散的问题也引发了我的深思。
其次,有些问题也不仅仅引发了我的思考,也更让我想到探索新的领域,比如某人提出的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到底是如何变化的?这一个问题就让我开始思考地理与有关天文的问题。
所以说这一部纪录片,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说的这一句话也并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总结出三点原因:
1.这一部纪录片让我更加了解地球和宇宙的成长历程。
2.这一部纪录片让我思考了我没有思考和没有仔细思考过的问题
3.这一部新片让我探索了一些新的,有趣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