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宋,北宋,南宋。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它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什么烛影斧声,什么杯酒释兵权之类的,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十二道金牌召回精忠岳飞,莫须有罪强行诛杀的事情了吧。
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岳少保的故事。
好像……都不是什么正面的故事啊。
好吧,其实在大众眼中,大宋好像确实没干过什么好事。
宋给大家留的印象,恐怕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富”,富得流油;一个是“弱”,老打败仗。
之前的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不加以了解,明面上确实是这样。
很不幸,我了解了一些。
有时候我都会为自己这个行为感到后悔,因为深入了解之后,真的很揪心(哭)。
看过历史课本的人都知道,大宋重文轻武,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我们刚才提过的杯酒释兵权。
大概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在酒席上解了武将们的军权这样的事情。
然后课本上解释的就是赵匡胤想要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什么的。
这么说也太高看他老人家的思想觉悟了吧,他哪知道什么是君主专制,什么是中央集权啊。
咱们现在回过头看过去的人,他们的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就会感觉“哇,这个人好厉害啊,怎么凭空就想出来这个方法了呢?”之类的想法。
我认为,古人和今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也不会花时间去干没有意义的东西。
古人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行为,原因其实很简单:
人家这么做只是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问题,仅此而已。
赵匡胤的做法,不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而是为了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致命问题:藩镇割据。
简单点说就是武将拥兵自重。
但是我不得不说,赵匡胤绝对没有重文轻武的意思,因为他看不起文人。
他当皇帝十几年间,通过科举提拔上来的文人只有寥寥十几人。
每年提拔一两个做做样子而已。
他不会也不能降低武将的地位,别忘记了,他自己就是武将出身啊!
那么,宋为什么会变成后来的样子呢?
对啊,为什么呢,赵光义同志,你能解释一下吗?
解释一下你为什么一次性提拔上百文人进朝廷的原因吗……什么你不想回答?那好吧我不问了哎哎哎你别哭啊……
咳咳咳,这个话题不说了啊,打住打住。
大宋的富。
富是没错,收入多是好事,但……咱们别花这么多行不行?
三冗怎么办?花的太多怎么办?道君皇帝到处盖道观怎么办?
唉,怎么办啊……
大宋的弱。
其实北宋军队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比西夏和辽都要强。平时战斗打得也还不错。
但架不住自己人后方拆台!
我一直很想知道,汴梁城里,朝堂之上,那些人的脑袋里装着什么。
西夏进犯了,被我们打回去了!
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打他们?你们这样是在破坏国际和平知道吗?
郁闷郁闷……
我们收复故土了!
我靠谁让你们打的?谁让你们打赢的?赶紧把你们打下的土地城池一个不少的还回去!
继续郁闷继续郁闷……
我们俘虏了敌军重要人物!
快快快,好吃好喝地供着,谁让你们对我们的贵宾动粗的!拉出去砍了。
不郁闷了,吐血……
这些人自己没有血性就算了,却在阻止其他有血性的人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一群以道德标杆自居的家伙。
以前我确实觉得明朝皇帝不太给力,什么玩蛐蛐的、到处旅游的、做木匠活的……
但他们在国家方面还是挺有骨气的,至少没有因为别人打胜仗而怪罪的。
大宋,我应该怎么说你呢……
就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吧。
怒其不幸,哀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