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北京台电视剧《我的老爸是奇葩》。这电视剧的老爸,可能是很经典的中国式老爸,并不奇葩。
今天里边有个细节,他为不是亲生儿子的付出,让他的妻子十分感动,然后他说“现在好了,以后……”
我和老公都以为,他要说“以后,我要跟你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结果他说“以后,我就是看着天赐天慧成家立业了”
我和老公调侃,这个电视剧的导演,也是一心只在孩子身上的中国父母。所以,台词也就只能编成这样了。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哪怕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心里依然、还是、只有孩子没有自己,只有孩子没有爱人。
这对吗?其实并不对。一直抱着护着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这一点,尤其中国的父母,做到了极致。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让中国的成年子女对父母的关系非常纠结。他们渴望独立,但是害怕伤害父母。
所以父母、以及孝顺的孩子们常常说“你应该感恩”,其实“应该”这个词,不就已经包含了一种无奈吗?
还有一种态度是“由衷的不耐烦”和“反抗”。
而父母呢,其实很多时候明明是错的,甚至最终结果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错,但是他们会用“我是为你好”来一言以蔽之。哦,这是一句多么令人羞愧的话,我希望我不要做这样的事,说这样的话。
真正的对子女好,是让他们尽快自己成长。
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让他们自己为自己负责。
我在德国的几年生活,确实越来越多感受到,在对待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德国的父母亦师亦友,开放自由。他们总是在忙自己的事情,并不会为孩子“牺牲”太多。在孩子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关键的时间点,他们都逐渐地放权,让孩子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然而他们又严格遵守着法律,在孩子14岁之前,他们不会单独把孩子留在家里,如果夫妻同时出差,他们会委托亲朋好友照顾孩子……
而孩子们,会乐意跟父母交流他们的学校生活、同学友情甚至恋情。你越放手、越尊重孩子,孩子也会越希望得到你的建议。
周末,看电视,随想只言片语。关于,中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时候觉得,想说的话很多,有时候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可说,就这么一句话就够了:
孩子长大了,就要学会放手,少为孩子操心,多为自己生活。
我是90后孩子的60后老妈,我们的女儿已经成人,现在我们真的很少为她的工作和生活而操心了,自己的生活靠自己打拼,这样的人生才活得精彩。
如果你是父母,努力尝试让孩子自己成长吧!
(书香云舍简书原创,欢迎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