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我又拿起鲁迅先生的书来读,鲁迅先生的每一本书都值得拿来反复细细阅读。1925年,鲁迅先生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中提到自己要依凭自己的觉察,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鲁迅的眼中,在封建专制文化的统治下,中国人的精神中了名为“沉默”的毒,无论身处何种阶级,围在封建文化这堵高墙内的众人,都已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几种表面看似不同的人物形象都有一个内在的共同点——沉默。
一、封建统治的维护者
作为封建地主的代表,《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面对农民的困苦现状,自然而然地选择沉默与忽视,他无视劳动人民的困苦,甚至雪上加霜,进一步地进行剥削。在吴妈遭到阿Q的调戏而告状后,赵太爷出来打骂阿Q,看似是在为吴妈教训阿Q、打抱不平,可从赵太爷的话中可见他是为阿Q打扰自己睡觉而恼怒。对于吴妈受到的侮辱,赵太爷其实是视而不见的,他选择了沉默。订定的五条件中,赵老爷对阿Q进行了再一次的剥削,明知阿Q身无分文,但他却连阿Q的破布衫都拿去做了孩子的尿布。在不触及自己的实际利益时,赵太爷从不停止剥削,而对于自己看到的人民贫困现状始终是沉默的。
二、充满奴性的被压迫者
无家无业的游民阿Q总能凭借自己的“精神胜利法”活得自在满足,在被王胡“照例”扯着辫子去墙上碰头时,阿Q没有斗争反抗,在沉默地接受了一番痛打之后,阿Q只是默默地无所适从地站着,咽下一口闷气。阿Q向来欺软怕硬,在街上遇到口讷之人便骂,遇到弱小的便打,而在被比自己强势的人打骂时、在自己吃亏时,阿Q的反应只是“怒目而视”,以一种无力的沉默回应。
被“革命者”抓去后的阿Q即使被告知不必跪,他也仍是不由自主地、自然而然地膝关节一软,跪了下去。审讯人前后多次问阿Q是否还有话要说,阿Q的回答都是“没有”,阿Q面对“一看就有来历”的长衫人便畏畏缩缩,自甘沉默,连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都白白放弃了。在最后画押时,阿Q惶恐且惭愧地表明自己不识字,由此可见,沉默接受耻辱的原因不只是阿Q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奴性,还有文化水平的限制,让阿Q即使想要发声,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封建文化对心灵的禁锢和教育的缺失使底层人民被迫沉默。
三、麻木冷漠的旁观者
阿Q在枪毙前被游街时,周围跟着许许多多“蚂蚁似的人”,他们围观,不远不近的跟着他走,甚至喝彩。像阿Q脑中所想,这些人就像随时要扑上来吃肉的狼,又凶又怯,眼睛像是两颗鬼火,沉默且冰冷,只是不远不近的跟着。在阿Q被枪毙后,冷漠的看客们甚至认为不好看、不满足。面对阿Q的死,没有人感到痛心,看客们只是沉默地观望着,一切与他们无关,枪毙结束了,闹剧散场了,各人又默默着去干各人的事。
站在人丛中的吴妈看似是在阿Q求爱事件后受到影响,逐渐变得麻木,实际上,吴妈从一开始就已是个沉默自私的人了。在遇到阿Q当场求爱时,吴妈的选择是立马跑去向赵府告状,以自证清白。同样作为被压迫的穷苦人民,吴妈在面对阿Q不理智的言语时完全可以通过直接拒绝的方式来让阿Q清醒,但她对阿Q会被驱逐的必然后果选择了漠视,自认为比阿Q身份高一等的吴妈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身份上的侮辱,在阿Q有可能得到救赎之时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沉默。
五、总结
鲁迅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分析了国民的文化劣根性,每个形象都非常的深刻,值得挖掘。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是鲁迅在长期对国民性的研究中发现的一个国民的特性。在小说中,鲁迅先生刻画了许许多多因不同原因、以不同形式而沉默的人物形象,我想,是为让更多青年人能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这种黑暗的沉默的存在,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爆发。
能有更多在封建文化桎梏下的人觉醒、走出、发声,我想,这便是鲁迅先生最大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