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追求生命的自由与解脱——亦即心灵的自由与解脱。可是,束缚心灵的到底是什么呢?解脱,又何以解脱呢?从束缚到解脱,这条路究竟要怎么走呢?
首先,我们先换一个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比如,对于一棵树而言,会有“生命的自由与解脱”这个问题吗?
树是有生命的,虽然和人类的生命不同,但我们不能否认树是有生命的。
对于树的生命来说,生是自然的,死也是自然,在生死之间的存在也是自然的——包括成长、开花、结果。
树的生命,只要没有人类的干扰,基本上可以说,其一生都始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对于树来说,这是一种束缚吗?树的生命形态,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根本谈不上束缚。那么生和死,是否束缚了树的生命呢?树,在自然地生,自然地长,自然地苍老,自然地死去,其生命展现的过程一直是自然的,同样谈不上束缚。我们不能因为树不会飞,就说大地束缚了它。所以对于树而言,根本不存在束缚与解脱的问题。
再比如,对于一只鸟而言,会有“生命的自由与解脱”这个问题吗?
鸟是有生命的,虽然和人类的生命不同,但我们不能否认鸟是有生命的。
对于鸟的生命来说,生是自然的,死也是自然,在生死之间的存在也是自然的——包括孵化、出壳、成长、飞翔、老去、死去。
鸟的生命,只要没有人类的干扰,基本可以说,其一生都是自由的——它可以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这也是有些人非常羡慕鸟类的原因,希望自己也能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但鸟类生命,同样也有生老病死,那么鸟儿会为自己生命的生老病死烦恼和痛苦吗?也许会,也许不会。在活着的时候,自由地生活每一天,在死亡的时候,顺其自然地迎接死亡,若能如此,也就谈不上烦恼和痛苦了。但愿所有的鸟儿都是如此。
以上其实也是笔者以人类的大脑和思想来进行的一种猜测,不一定符合树和鸟儿生命的现实。想要知道树和鸟儿的生命状态如何,只有成为树和鸟儿才可以。但假如以人类的心灵和生命认知进入了树和鸟儿的生命状态,“束缚与解脱”就会成为一个新问题——作为树,不能自由地活动,也许你会感到烦恼和痛苦,作为鸟儿,虽然能够自由地飞翔,但依然要面对家人和自己的生老病死,只要对此生起执著之心,同样会烦恼和痛苦。
作为人类本身就更是如此了。让人们烦恼和痛苦的,不仅有生老病死,还有爱恨情仇,还有功名利禄,还有悲欢离合,还有想要追求自由与解脱却倍感束缚、不安的心。
我们总是认为,动物的生命比植物的生命更高级,人类的生命比动物的生命更高级,可是为什么生命越高级,烦恼和痛苦反而会越多呢?
一棵树,永远不会有人类的烦恼与痛苦。一只鸟儿即使有生老病死甚至爱恨情仇的痛苦,但至少不会有功名利禄的痛苦。
生命越高级,“拥有”的东西越多,烦恼和痛苦也就越多。在地球上,人类的生命最高级,同时,地球上的生命,人类的烦恼和痛苦也最多。
不过这是否也说明,烦恼和痛苦并非本有之物,而是生命内在的某种机制的产物?如果说某种机制导致了烦恼和痛苦的产生,那么就必然会有另一种机制可以解除烦恼和痛苦,使生命复归于本来的自由。
注意,这是一种生命内在的机制,这种机制不在任何外在事物之中,而在生命内在的最深处——心灵之中。
心灵是自由的,生命必然是自由的,心灵是快乐的,生命必然是快乐的。如果心灵充满了烦恼和痛苦,生命又怎么可能是自由快乐的呢?
那么,是什么样的心灵机制导致了自由与快乐,什么样的心灵机制导致了烦恼和痛苦呢?
其实说白了也非常简单,即【是否执著】。【执著】的机制导致了烦恼和痛苦,【不执著】的机制导致了自由快乐。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这两种机制的不同呢?
是心灵深处的一种认知决定了这两种机制的不同,即对世界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
当一个生命的心灵深处,将【世界、生命、自我】认知为【真实】【恒常】的时候,就会自动引发【执著】的心灵机制,从而引发烦恼和痛苦的产生。
当一个生命的心灵深处,将【世界、生命、自我】认知为【不真实】【不恒常】的时候,就会自动引发【不执著】的心灵机制,从而解除了烦恼和痛苦,获得快乐与自由。
注意,【真实】的认知,会将一切都认知为【真实】,包括世界和生命,也包括生老病死、烦恼和痛苦。
同样的,【不真实】的认知,会将一切都认知为【不真实】,包括世界和生命,也包括生老病死、烦恼和痛苦。
而秘密正在于,正是因为一切都【不真实】的情况下,生命和心灵,才有机会获得真正自由——不被任何【不真实】的东西束缚的自由。
假如一切都的的确确是【真实】的,比如死亡、烦恼、痛苦,那么心灵又如何能够打破死亡的牢笼、打破烦恼的牢笼、打破痛苦的牢笼,获得真正的自由呢?
所以,如果你认为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这几种牢笼必定会牢牢地囚禁你,你根本没有机会实现超越,获得自由。
只有当你清清楚楚地看清,一切的的确确是【不真实】的,连死亡、烦恼、痛苦都是不真实的,这时,你就有了超越的可能。以此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心灵训练,就可以获得究竟的超越,究竟的自由。
那么这种对一切都【不真实】的认知是如何达成的呢?
首先需要理念的导入。佛家文化中,对于一切皆【不真实】的认知,属于基本认知——比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比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比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比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等。经常阅读佛家文化经典,比如《心经》《金刚经》等,就可以学习这种理念,慢慢地完成这种理念的导入。
然后是深入地观察、体悟。比如对于【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要对照自己的身心,进行深入地观察,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
这种观察和体悟是全面的、深入的、仔细的、不留一丝余地的。直到彻底观察清楚、体悟清楚、验证清楚。当完成了这一步之后,自然就会发现,一切的确是【不真实】的。这时就会明白,曾经那种对一切都是【真实】的认知,原来是一种深深的错觉。
特别是,当这种观察和体悟深入到心灵的本体层面时,当心灵本体层面的真相被看清之后,认知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这种新的认知,甚至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真实】和【不真实】——因为心灵的真相不可定义、不可思议!
这时,生命本体层面潜藏的智慧就会慢慢地显发出来,那是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究竟自由的智慧。
在这种智慧的视角下,连时空都不曾存在过,更何况其他。
经过扎实地训练,这种新的智慧视角就会慢慢地成为生命中的主体性视角,在这种视角下,生命本自清净,本自自在,本自自由,本自无限,一切都是心灵的魔术师所变幻的魔术游戏,精彩无限,奥妙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