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将近200本书后,我才明白这个道理:看书多了真没用。
世界上多数道理都是融会贯通的。将一本好书读懂读透,就能解决你生活中遇到的多方面问题。如果你将时间用在读更多的新书上,反而掠夺了你深度思考和知行合一的机会。
比如,华杉写的《华与华方法》,这是一本讲企业经营战略的书籍。但是,如果你深度思考,就会发现,这本书同样能解决你的个人成长问题。
举个例子:
《华与华方法》中,有一个从产品、服务、体验到知识,再到梦想循序渐进的企业价值之轮。这实际上也是个人不断成长的价值之轮。
华与华企业价值之轮
在产品价值阶段,企业就是产品,比如老干妈就是辣椒酱。
在服务和体验价值阶段,企业在产品之外创造了附加价值,比如海底捞的生日歌。
在知识价值阶段,企业成为了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赢得顾客的深度信任。比如,杜蕾斯就在向两性知识专家迈进。
在梦想价值阶段,企业代表了在该领域的人类梦想。比如耐克代表的挑战精神。
同理,个人成长也是如此。必须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产品价值阶段,个人就是工具。你是设计,是文案,是销售。赚工资。
在服务和体验价值阶段,你在工具之外,有了附加价值。你是文案,但是你也懂了一些设计、一些管理,这时你就是管理者。
(这两个阶段是大部分人的状态。但是要想赚到更多钱,就必须接着往下走。)
走到知识价值阶段,在具体工作之外,你还要在这个领域深度研究、输出观点,成为专家,这样才能把自己卖更多的钱。比如,超级转化率陈勇老师。
还能接着往下走,那就是梦想价值阶段。你要代表该领域的人类梦想,培养自己的信徒。比如,雷军代表的用户思维,就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米粉。
个人认为,对于个人成长而言,想明白了这些底层逻辑,比读一些疯狂注水和夹带私货的成长、职场类书籍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