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一职最早设置于唐代中叶,原本是一个类似供养各类有专长的人员的机构,“皆有待诏之所,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练、僧道、医卜、书奕”。到了宋元之时,又加入修史的功能,职掌制诰,备顾问。翰林们虽然是天子私人,极尽荣宠,但其实与朝政并无多大关联。
到了明朝时,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废除相权,天下政令皆出于皇帝一人之手。可天下事务林林总总,朱元璋同志即使是铁人,一天有四十八小时也忙不过来,最终也只能认怂,“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在洪武十五年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来帮忙处理政事,其中8个殿阁大学士有一半出身于翰林。
朱元璋勤政,政务大多还是由他亲自裁决,殿阁大学士们所起的作用不大。到明成祖朱棣时皇帝又偷了个小懒,首创内阁制,“开内阁于东阁门内”,选取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七人“入直文渊阁”,这七人虽然参与机密要事的裁决,但职位上并没有变动,“内阁止设翰林学士及讲读、编修等官,备顾问而已”,仍属于翰林官,类似于天子近侍。
到后来,内阁的权力一步步扩大,票拟批答成为内阁的专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无宰相之名,却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内阁原本是天子的近侍机构,到后来变成了处理国家政事的行政机构,内阁首辅成为了事实上的百官之首,其他内阁大学士地位也水涨船高,拥有不下于各部尚书的地位和权力。内阁大学士这么吃香,但要抢到一个入阁名额却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首先内阁大学士大多出身于翰林院,“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如,朱棣最早选用的7位大学士中,有三位不在翰林院任职,改翰林院后方可入职,到后面翰林方能入阁更是成为定规。
其次翰林入阁要经过廷推。内阁创立之初,内阁大学士由皇帝亲自点选,但随着内阁权力的扩大,大学士的选拔制度也发生了改革,大臣们为了制衡皇帝的权力,开始了阁臣的廷推制度。廷推就是由六部九卿和科道官员推举,再由皇帝选用,这种入阁的方式事实上分了皇帝的权力,皇帝虽然不愿意,也只能默认廷推是主要方式。
不是翰林不经廷推而进入内阁的大学士是很难得到朝廷上下的认可的。嘉靖朝凭大礼仪事件上位的张璁,原本只是个三甲出身的南京礼部官员,在没经过廷推的情况下,凭着嘉靖皇帝对他的信任,一再和朝臣强调“阁臣拣择自君心”,硬生生将张璁塞进内阁。对于这种特殊提拔的阁臣,翰林们是极其不屑的,“初拜学士,诸翰林耻之,不与并列”,并由此引发一连串的风波。
因此作为一个读书人,要想进入内阁,染指最高权力,成为翰林是第一步要实现的目标。只有成为翰林,才有机会廷推进入内阁。有明一代,成为翰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荐召,另一种则是通过科举选拔。
翰林院设立之初,主要是通过荐举的方式来选择翰林学士,到后面演化为荐举、科举并用,到天顺二年,大学士李贤奏定“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专选进士”,非进士不入翰林就成了定规,不过荐举一途仍未废除。
但通过荐举进入翰林院的官员就和未经廷推进入内阁的人一样,是会被同僚排挤的。如声名赫赫,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征明因为擅长书法,被举荐进入翰林院。
以善书征入翰林为侍诏,诸词臣以其不由科第,犹群呼为书博士,不屑与同列...是时专尚科目,征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
以文征明的才华和名声,尚且得不到翰林们的认可,只好灰溜溜致仕乞归。一般人想通过举荐的方式入翰林即使是有门路,也是没这个勇气。
翰林和阁臣的选拔制度造成当时掌握最高权力的执政者们大多是熟读四书五经,却缺乏实际从政经验和基础历练的官员,对国家的治理大多是遵循旧例,很少能有开创性的治理。
到明朝中朝以后,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慢慢有了“不当专用词臣,宜与外僚参用”的呼声,鼓励有能力、有行政经验的地方大臣入阁参与国家的治理决策。但由于词林内阁体制的传统已根深蒂固,一时间难以动摇。直到崇祯朝,国家已陷入水深水热之中,崇祯皇帝才痛下决心,大规模选拔非翰林出身的官员入值内阁,其时已回天无术。
翰林院制度有种种不足,但却为读书人指明了一条“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上升通道。无数读书人埋头苦读,只为能够在科举考试中雀屏中选,成为翰林学士乃到阁臣,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