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李白
2020-5-19
【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过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呲嗟。
【阅读点滴】
一壶浓烈的蜀酒
高铁时代,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有点难以想象。作为四川人,工作地点距离李白生活的青莲镇大约40公里。记得30多年前,到青莲去,在朋友家住宿了两个晚上,步行到据说是有李白纪念意义的一个小小的坟茔旁(模糊了,好像是纪念碑),见到坟茔荒芜、孤凄景象,有点不敢置信。后来不久,就在另一处地方建设了太白碑林,形成了一个人文景点。
四川成都平原从黄许镇开始,属于岷江流域,都江堰灌区。李白生长的地方属于浅丘地带,往北和往西则山势越来越高,剑门关距离江油青莲大约150公里以内吧(惭愧,还没有亲身经历剑门关古栈道)。作为入川的关隘,的确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钟会进攻蜀汉,与姜维对峙,始终未曾拿下,结果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阴平没有道路,邓艾是率领军队身裹毛毡等从摩天岭冒死滚下山来,摔死过半,若非江油关守将马邈吓破了胆,邓艾军队将会全军覆没。
《蜀道难》乃乐府旧题,为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李白是借乐府旧题,灌了一壶浓烈的蜀酒,让人惊叹的烈酒,以至于历久弥香。起句就是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惊呼中点明主题,为什么说蜀道难,因为他比上青天还难,够夸张的了。在夸张中吸引人的眼球,来上几杯烈酒:“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几杯酒够烈吧。从历史上讲,蜀国开国四万八千岁,都无法与秦塞通人烟;地理上,西边有太白山(太乙山,不知道此山是否就是王维笔下“太乙近天都”的终南山主峰了),只有鸟儿能够飞过;讲述了历史地理,李白再加了一个悲壮的“五丁开山”神话故事,才让蜀道的天梯石栈钩连到秦塞。真是一杯比一杯烈了,更烈的还在后面呢。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诗歌的第二部分。诗人充分发挥了豪迈奔放、想象丰富的特点,极写蜀道的高和险。上有羲和驾驭六龙拉着太阳回虞渊的标志物作为蜀道的高标——够高的吧;下有激荡迂曲川流,一高一深,惊险万分。黄鹤飞不过,敏捷的猿猱都攀援得发愁,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人要通过,其困难可想而知了。青泥岭曲曲折折,悬崖绝壁中盘旋而上;参星、井星(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伸手可及,拼住呼吸、小心翼翼的艰难行走。接下来一句“以手抚膺坐长叹”非常形象:我的妈呀,太险了啊,我的小心脏快受不住了呢。
“问君西游何时还?”“君”是谁呢?不知道,虽是问句,但感觉应该是劝慰之句,悬崖绝壁、高不可攀的惊险旅途,还是早早回来吧。那里的鸟儿都在古树林中悲戚呢,杜鹃鸟更是在夜间悲鸣着寻找儿子“李贵阳”(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悲伤故事,鸣叫声似李贵阳)。千里旅途,千里空山,让人发愁,蜀道真是太难了,让闻者色变。
高山深壑,悬崖峭壁,天梯石栈,够惊险的了。接下来李白再添几杯烈酒。“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让人担心的不仅是小心脏了,有点担心肝胆胃了呢。山峰与天相距不到一尺,大概说的就是摩天岭吧,够夸张的了,关键是“连峰”,一座接着一座的山峰,连孤松都倒挂于悬崖峭壁之上。沿途飞湍瀑流一个接着一个的争相喧闹,湍急的水流击打在岩石之上发出雷鸣般的响声。视觉上让人胆寒,听觉上让人心惊肉跳,远道之人,何苦走上这么惊心动魄的蜀道呢!接下来李白隆重推出了剑门关——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关写到人,守关的人,若果不是有道德、信得过的人,就有如豺狼般将危害人间,危害朝廷,李白心心念念想为朝廷出力,心怀天下,这也是一个佐证了。
这条路上,早上躲避猛虎,傍晚躲避长蛇,这些动物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危险万分。成都虽然快乐,还是早回家吧(大约是不去也罢)。
结尾,李白再次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呼吁,也再次回应标题。
李白以他天马行空般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惊心动魄的将一壶浓烈的蜀酒捧给了大家,让大家在品尝中尝试心尖的跳动,还敢来吗?
这首诗为谁而作,不得而知,根据《新唐书·文艺列传(中)·李白传》,天宝初(742),李白至长安,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据说贺知章见到的就是这篇《蜀道难》。不过,时间上,度娘认为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在玉真公主的紫极宫遇见了贺知章,见到了李白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谪仙从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