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首先承认一下,我之前就是“很多人”中的一个,尽管我们都知道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长期锻炼的习惯能够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培养写作的习惯能够锻炼我们思维的深度......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另一个残酷的事实:
你知道一件事情重要,和你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必然关系。错误的方法,让渴望解决问题的人走了很多弯路,也是司空见惯的常态。
所以,今天我们的分享非常干脆,主要谈两个方面:
1、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大家常用的错误方法是什么。
2、为什么这个方法如此的不可靠。
回想一下我们的经历,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每当我们做事情没有动力,总喜欢偶尔给自己打一波鸡血来点刺激,比如看看励志的视频,读点正能量的文章,摘抄几句励志语录等等。
就连罗永浩这样的大咖也不能免俗,记得当初他分享的时候,谈到他曾经也是一个很懒惰、没有毅力的人,年轻的时候为了培养坚持学习的习惯,在地摊买了100多斤的成功学书籍,每当自己坚持不住的时候就给自己打一针,尽管过程中差不多每三天放弃一次,但是起码他后来事业上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想想罗老师这种培养学习习惯的"激发动力"方式,真是一种敢于和自己死磕的斗士,但是,这个世界上勇敢的斗士太少,寻常的普通人却很多。
说实在的,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大多数的我们,现在看来也是比较低效的,并且也对我们意志力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如果我们普通人采取这种方式,通常的效果是什么呢?
往往就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不了了之。一提到“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会不自禁地来那么一波回忆杀。
这,就是“激发动力”这个方法的后遗症.......
而现实中比较可悲的一点就是,很多心理自助书籍的作者,通常把“激发动力”的方式,打造成了似乎是唯一的培养习惯、促进行动的途径了,这导致很多人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走了很多的弯路。
当然,这个观点并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所提出。该作者以能够通过最微小的步骤,最少的意志力,培养最长久的习惯而被人所熟知。
那么为什么通过“激发动力”的方式,培养习惯并不是特别的有效,甚至是失败的呢?作者提出了3点反驳的原因,真可谓是稳、准、狠。
1、动力的根基是不稳定的
动力之所以不可靠,在于动力的本质是以人的情绪为基础,而情绪本身就是特别不稳定的一种状态。
今天你可能因为想要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而怒写3000字,而明天你可能就因为自己被领导训斥了,或者和另一半吵架了而感觉生无可恋。
别说敲字了,连好好活着你感觉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所以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的波动性太大,情绪一变,以此为基础的动力也会轰然瓦解,这和把房子盖在流沙上没有任何的区别。
2、“热情递减”效应让我们渐渐麻木
这个是作者自己创造的术语,类似于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递减效应(你吃第四个包子所带来幸福感一定比第三个强,第三个包子肯定比第二个强)而我们重复行动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也是一样的。
当你把一个行为培养成一个习惯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远没有刚开始那么热情高涨,相反你会觉得有些乏味无聊。
比如第一次开始跑步,你感觉酣畅淋漓,时间久了,你会感觉跑步就是一种锻炼方式而已,从健身角度来说没和俯卧撑,单杠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锻炼嘛。
3、习惯本身是很“冷血”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引用了《习惯:改变命运的关键力量》里的一段话:“习惯不仅无法被认知捕捉到,而且也不参杂情绪。......很奇怪,人们进行习惯行为时,是不带有任何情绪的。”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当我们重复一件行动周而复始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趋于平静的,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
顺便把我今天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近正在培养用右手使用筷子的习惯,今天下午饭后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我才意识到我犯了错误:中午使用的是左手,而在此之前我真的是毫无察觉,纯粹是自动化执行的。
通过这件事情,结合上面的那段话,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靠“激发动力”来培养长久的习惯,是多么南辕北辙的一件事情。
用作者的话说:“需要动力才能行动”的想法,本真就是在为我们培养习惯帮倒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伙伴们想看更多关于习惯培养的方法和心得,我们下次再聊。
请记住:如果以后你遇到了一个人,说自己想培养习惯却没有动力,请一定要把这篇文章甩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