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真正的清净心,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的,是应无所住而生的。真正的修行,就是在修心,修一颗清净的心,也可以说这颗心本来就是清净的,不是因为你修了它才变成清净的,而是他本来就如此,只是我们把它弄脏了而已。

清净心本身是不会脏的,能垢能净的只是虚幻的现象,所以学佛要学会不执著一切现象,用一颗平常的清净的心去如是对待一切,这就是修行了。

第二句话: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心中,如果有对我、人、众生、寿者的执着,就不是菩萨了,换句话说,菩萨对待一切现象,都是没有分别心的,菩萨不执着一切,也不着一切相,这才是真正的菩萨。

第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现象,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一刻也不曾停留过,我们无法把握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所以佛说三心不可得。《心经》上也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第四句话: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说一切法,无论哪个法门,都是平等的,也包括一切外道修法,一切万法皆是平等的,无有高下。

第五句话: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从来也没有来过,更不曾去过。无去无来才是如来。如来的本性,本来就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去不来的。

第六句话: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虚幻之中虽有福德,但不能贪求福德,也不能执着福德。福德亦如梦如幻,应作如是观。福德可以求,但不能为自己所求,要无住而求,得了福德还要回向给一切众生才行,这才符合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事才能长久。

第七句话: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还没有觉悟的佛。佛说可以离一切相,不执著于一切相,就与佛没有两样的。只要众生可以离一切诸相,就是诸佛了。

佛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众生皆有机会可以成就佛果,佛不是创世之神,而是救世的圣贤,是获得了圆满福报与智慧的觉悟之人,佛不是创造了宇宙真理之人,而是发现了真理,并与一切众生分享之伟大的圣人、世尊、天人师、如来。所以佛教有学佛的说法,而其他宗教却很少说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4,517评论 1 8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2,723评论 0 9
  • 外婆 站在凄寒荒凉的山顶 看着女儿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小路 悲痛欲绝呼天抢地 白色的围巾慢慢飘落在悬崖里 风在撕 雪在...
    钟老师0928阅读 251评论 0 3
  • 王小波说的:“别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们先来让它存在。” 杜拉斯在《情人》中的那段话:“我们本就不应该把困住我们的沙...
    火烈鸟飞阅读 151评论 0 0
  • 今天想聊聊朋友这个事。 世间的缘分真的是很奇妙的吧,你永远不知道会在某时某刻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有些交往了很久的朋友...
    蓝风Blue阅读 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