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相处起来是否轻松愉快是决定能否走下去的前提,即使对方再优秀,你跟不上他的节奏,始于颜值的喜欢,也终究会被相处的细节所泯灭。
能遇到一个跟自己同频共振的人太难了,能聊得到一块去的人太少了,感觉有些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怪怪的,令人无法接受。
好像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即使强行与外界沟通,也是要么不着调,要么不靠谱,两根弦永远无法擦出默契的火花,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是所谓的不合适吗?
最近偶然参加了一个相亲局,后来陆续有人加我微信或者打电话给我,微信聊天的过程中,我真心觉得太累了。
浅浅的总结一下最近遇到这些人的几个特征:
1.走流程式,目标很明确,话题很严肃,很官方,就像做好了文案群发一样。
2.自嗨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自说自话,总会忽略我的问题。
3.夺命连环问问题式,连发5句,3句是问号,不一一回复显得我不礼貌。
4.沟通困难式,问牛答马,不了解情况还先入为主,认知不同,沟通费劲。
5.过度赞美式,一言不合就夸奖赞美,给人很假的感觉,虽然被赞美很好,但是也要点到为止,掌握技巧和说话的方式。
6.打卡式,类似于在干嘛?吃了吗?吃的什么?自己做的吗?
7.普信式,比如第一次打电话直接要求见面,然而一言难尽,我想原路逃跑,微信一没回复就打语音,拒绝语音立马打电话来,气得我拉黑了,太下头了。
可能是因为我对对方不太感兴趣所以有一点点偏见吧!也可能是真的不合适,所以聊不到一块去,总有一种应付式聊天的感觉,有时候也像是在跟客户聊天一样,为了聊天而聊天真的是有点心累,有时候能不能跟一个人聊下去,一开始就决定了。
我更喜欢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简单的开始,慢慢的去了解,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有时间就回复,细水长流才能温暖如初。
所以三观是否合适真的太重要了,不仅是找对象,交朋友也是,很多爱情都是从朋友开始,但有时候因为聊不到一块去,连朋友都不想跟对方做,更多的时候都是礼貌回复。
认识一个人一切都要从新开始了解,轻松愉快的聊天,才可能有后续的故事发生,若一开始就没有了想要了解的兴趣,持续的尬聊只是彼此的时间消耗,成年人大家都很忙,高质量的社交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