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日子,晓晓和父母一直住在九平方米的房子里。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房间长三米,那么宽也是三米。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成年人可以跨三到四步。晓晓没有具体量过,东西放得太满,不太好量。
进门放着一个五斗橱,里面装着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上面放着电视机、热水瓶、水杯等经常要用的东西。顶上是一排爸爸自己做的吊柜,放着被子、垫被、各季的衣服。
柜子的这边是一张宽一点五米的中床。然后就是一张宽一米的小床,床正好嵌在两堵墙中间,严丝合缝。完全不用担心有什么东西掉到床和墙壁的夹缝里。
两张床的中间有一道花纹淡雅的布帘。布帘白天收起来,靠到墙边,倒也不难看,像是房间里一个小小的点缀,晚上睡觉时拉开,把两张床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小床的上方有一个巧妙的小桌板,在小桌板上放上饭菜,就是一家人的临时餐桌。吃完饭,晓晓就在小桌板上看书、备课。到晚上睡觉时,把小桌板一收,用钩子勾住,小桌板就贴在墙上,完全不占空间。
房间里没有凳子,因为没有地方可以放凳子。两张床就是最好的凳子,又大又软,想坐就可以坐,想躺就往上一靠。
厨房?是不存在的。黑黢黢的楼道里,三户人家每户各放了一张难以辨认颜色的长条形小桌子,上面放煤气灶,下面放煤气瓶。楼道就自然地被改造成大家的公用厨房。大家很自觉地把楼道一分为三,各占三分之一的空间。
楼道的一头有一个五十厘米见方的公共洗手池,这里有大家唯一的水龙头,也是大家共用的洗菜池、洗衣池。
按理说,在做饭高峰和洗脸刷牙高峰,很容易因为使用水池的问题而发生争执,但大家用惊人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按照各户人家的生活起居规律,自然地形成了使用水池的固定时间表。该用的时候赶紧用,不能耽误别人家的正常生活。自律和他律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楼道里有一盏四十瓦的白炽灯,没有灯罩,就那么昏黄黯淡的呆在楼道天花板的中心位置上。灯坏了,爬到梯子上去换灯泡时,就会发现,灯泡上积满了黄色的油污和黑色的浮灰,沾在手上,不用肥皂洗三遍是肯定洗不掉的。
电费是三户人家公摊的,大家没事尽量不开灯,倒也习惯于在黑暗中洗衣洗菜。水费也是公摊的,大家也很自觉地尽量节省,不要让邻居觉得自己占了别人家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