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两年,临近毕业,按规定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否则不发证。这是件大事,关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大家都非常重视,各按各的套路进行紧张准备。
论题范围很宽泛:古今中外与文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探讨。这无疑是考虑到了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而设定的框框。说白了,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确定论题→立论→找资料(搜集论据)→进行论证(撰写)→成文,步骤如是,和建一栋房子的程序差不多。最繁杂、最累人的工作当然是找资料。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全班跑图书馆的,跑新华书店的,窝宿舍里翻东西的,个个焦头烂额。
我的论文标题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选这个题,首先是觉得资料好找。谁不知道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作品每一个字,不知爬满了多少研究者!其次,觉得关于爱情的话题讨论的人多,“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嘛。
还有,改革开放年代,给热衷于谈论婚外恋的人群加点酱油之类的调料,也许更能吸引眼球。还有,这部鸿篇巨著线索其实挺简单:抛开列文和吉提的爱情婚姻这条线,单就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而言其实就是情欲与理想追求的矛盾斗争的悲剧。
安娜年轻时姑母作主嫁给了比自己大20多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奢侈的生活并不能令她满足,在一次旅途中,她遇到了花花公子渥伦基斯并和他同居,她的行为遭到贵族社会的鄙弃,后来又受到渥伦斯基的冷遇,终于在痛苦和绝望中卧轨自杀。
对渥伦斯基来说,他就是我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人物“氓”,始乱终弃。而安娜•卡列尼娜,根本就不能如《诗经》中的女主人公那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出走,但又为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观所不容。忠于封建操守和追求个人幸福这两种思想在她心里形成激烈的冲突,结果她在“一切全是虚伪”的慨叹中,在企求上帝饶恕的哀号中死去。
无疑,安娜为情欲所支配,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也毁灭了自己,贵族社会的荒淫和虚伪,则是一把杀人的刀。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社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这类论题搁现在,我未必去选。
成文后我交了上去,参与评审的Y先生告诉我,等级为“优”,“你有自己的观点”,他说。
看其他同学,也都皆大欢喜。不知道他们都写了些什么。